查古籍
藥學(xué)著作。十八卷。清·吳儀洛撰。刊于1757年。作者認(rèn)為汪昂“不臨癥而專信前人,雜揉諸說,無所折衷,未免有承誤之失”,故將汪氏《本草備要》重新修訂,保留其合理部分,增改其不足。并補(bǔ)充了一些《本草綱目》所未收載的藥物,故名《本草從新》。全書分類法參照《本草綱目》,共收藥物720種。較為簡明實(shí)用?,F(xiàn)存幾十種清刻本,1949年后有排印本。
《本草從新》(公元 1757 年)清.吳儀洛(遵程)著。 十八卷。以《本草備要》為依據(jù),一部分照舊,一部分增改,較為完善 。
(公元 1694 年)清.汪昂(讱庵)著。四卷。 選擇臨床常用藥 460 種,以藥性病情互相闡發(fā),論述扼要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(hào):魯ICP備19034508號(hào)-2
藥學(xué)著作。十八卷。清·吳儀洛撰。刊于1757年。作者認(rèn)為汪昂“不臨癥而專信前人,雜揉諸說,無所折衷,未免有承誤之失”,故將汪氏《本草備要》重新修訂,保留其合理部分,增改其不足。并補(bǔ)充了一些《本草綱目》所未收載的藥物,故名《本草從新》。全書分類法參照《本草綱目》,共收藥物720種。較為簡明實(shí)用?,F(xiàn)存幾十種清刻本,1949年后有排印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