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治小兒一切頭瘡,久即疽癢不生痂方。
藜蘆 黃連 雄黃 黃芩 松脂(各二兩) 礬石(五兩) 豬脂(半斤)
上七味為末,煎令調和,先以赤龍皮天麻湯洗訖敷之。(赤龍皮即槲皮。)
治小兒頭瘡,經年不瘥方∶
松脂 苦參 黃連(各一兩半) 大黃 胡粉(各一兩) 黃芩 水銀(各一兩六銖) 礬石(半兩) 蛇床子(十八銖)
上九味為末,以臘月豬脂和研,水銀不見敷之。
又方取屋塵末和油瓶下滓,以皂莢湯洗敷之。
又方發(fā)中生瘡頂白者,皆以熊白敷之。
小兒頭瘡方∶
胡粉(一兩) 川連(二兩)
上二味為末,洗瘡去痂拭干敷之即瘥,更發(fā)如前敷之。
又方胡粉 連翹(各一兩) 水銀(半兩)
上三味,以水煎連翹,納胡粉、水銀和調敷之。
又方白松脂 胡粉(各二兩) 水銀(一兩) 豬脂(四兩)
上四味合煎,去滓,納水銀粉調敷之,大人患同。
《審視瑤函》(公元 1644 年)明.付仁宇(允科)[傅仁宇]著。六卷,首一卷。 先總論,次方論。論述 108 證及其治法方劑,并述眼科手術方法,附有醫(yī)案、圖說、歌括。
(公元 1615 年)明.龔廷賢(子才、云林)著。十卷,分為十集。首集為診治諸論,次為諸病的辨證施治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
網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治小兒一切頭瘡,久即疽癢不生痂方。
藜蘆 黃連 雄黃 黃芩 松脂(各二兩) 礬石(五兩) 豬脂(半斤)
上七味為末,煎令調和,先以赤龍皮天麻湯洗訖敷之。(赤龍皮即槲皮。)
治小兒頭瘡,經年不瘥方∶
松脂 苦參 黃連(各一兩半) 大黃 胡粉(各一兩) 黃芩 水銀(各一兩六銖) 礬石(半兩) 蛇床子(十八銖)
上九味為末,以臘月豬脂和研,水銀不見敷之。
又方取屋塵末和油瓶下滓,以皂莢湯洗敷之。
又方發(fā)中生瘡頂白者,皆以熊白敷之。
小兒頭瘡方∶
胡粉(一兩) 川連(二兩)
上二味為末,洗瘡去痂拭干敷之即瘥,更發(fā)如前敷之。
又方胡粉 連翹(各一兩) 水銀(半兩)
上三味,以水煎連翹,納胡粉、水銀和調敷之。
又方白松脂 胡粉(各二兩) 水銀(一兩) 豬脂(四兩)
上四味合煎,去滓,納水銀粉調敷之,大人患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