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人體部位名。出《神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》紫石英條。又名胞宮、子臟、子處、女子胞、胞臟、血臟。是女子排出月經(jīng)和孕育胎兒的器官,屬奇恒之府。位于帶脈之下,小腹之中,前有膀胱,后有直腸,下端伸入陰道。在臟腑和天癸、沖、任、督、帶共同作用下,完成其生理功能。
(公元 1359 年)元.滑壽(伯仁)著。一卷。以浮、沉、遲、數(shù)、滑、澀六脈為綱,論述脈象及辨脈之法,甚有心得。
《諸病源候論》(公元 610 年)隋.巢元方著。五十卷。 共分 67 門、1720 節(jié),詳載各科疾病的病因、病狀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人體部位名。出《神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》紫石英條。又名胞宮、子臟、子處、女子胞、胞臟、血臟。是女子排出月經(jīng)和孕育胎兒的器官,屬奇恒之府。位于帶脈之下,小腹之中,前有膀胱,后有直腸,下端伸入陰道。在臟腑和天癸、沖、任、督、帶共同作用下,完成其生理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