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病名。足部疣、粉瘤之俗稱。按其不同形狀與性質而有多種名稱。如:尋常疣之刺瘊子,扁平疣之肉瘊子,粉瘤之粉瘊子等。多因局部之物理性刺激所致。一般痛癢輕微,或不知痛癢,或不即治,久則轉為腳墊、墊黃或墊核,可成疼痛明顯之病證。治宜手術切除,修腳業(yè)者手術熟練。亦可外用藥腐蝕之。
(公元 588 年)劉宋,雷斅著。三卷。是論述藥物加工制作的專書。原書已佚,其內容散見于《證類本草》中,近人有輯本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
網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病名。足部疣、粉瘤之俗稱。按其不同形狀與性質而有多種名稱。如:尋常疣之刺瘊子,扁平疣之肉瘊子,粉瘤之粉瘊子等。多因局部之物理性刺激所致。一般痛癢輕微,或不知痛癢,或不即治,久則轉為腳墊、墊黃或墊核,可成疼痛明顯之病證。治宜手術切除,修腳業(yè)者手術熟練。亦可外用藥腐蝕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