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診斷學名詞。系望診內容之一。通過觀察面部顏色及光澤的變化診斷病情。診察時,以五色主病為重點,結合顏色的浮露沉隱,潤澤枯槁及上下擴散的方向等。如色淺浮露,主表??;色晦暗沉隱,主里病;色淡而疏落多為新病邪淺,色深而壅滯多為久病或邪盛。潤澤為有胃氣,枯槁為胃氣衰敗。病色上下擴展的方向,常與病變方向有關。參見五色主病條。
《婦人大全良方》(公元 1237 年)宋.陳自明(良甫)著。二十四卷。分調經(jīng)、眾疾、求嗣、胎教、妊娠、坐月、產(chǎn)難、產(chǎn)后、總共 260 余論。論后有附方及醫(yī)案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診斷學名詞。系望診內容之一。通過觀察面部顏色及光澤的變化診斷病情。診察時,以五色主病為重點,結合顏色的浮露沉隱,潤澤枯槁及上下擴散的方向等。如色淺浮露,主表??;色晦暗沉隱,主里病;色淡而疏落多為新病邪淺,色深而壅滯多為久病或邪盛。潤澤為有胃氣,枯槁為胃氣衰敗。病色上下擴展的方向,常與病變方向有關。參見五色主病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