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病名。太陽邪熱隨經(jīng)入府,膀胱氣化不行,水熱互結(jié)所致小便不利之證?!秱摗け嫣柌∶}證并治》:“若脈浮,小便不利,微熱消渴者,五苓散主之。”《傷寒論類方》:“小便不利而欲飲,此蓄水也,利水則愈?!敝饕C候有小便不利,少腹?jié)M微熱,消渴,或水入則吐等。治宜通陽化氣,利水解表,用五苓散。參見太陽病,太陽腑病條。
《脾胃論》(公元 1249 年)金.李杲(東垣、明之)著。三卷。依據(jù)臨床實踐,結(jié)合醫(yī)學理論,認為脾胃在人體生理活動中最為 重要,提出“內(nèi)傷脾胃,百病由生”的主張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病名。太陽邪熱隨經(jīng)入府,膀胱氣化不行,水熱互結(jié)所致小便不利之證?!秱摗け嫣柌∶}證并治》:“若脈浮,小便不利,微熱消渴者,五苓散主之。”《傷寒論類方》:“小便不利而欲飲,此蓄水也,利水則愈?!敝饕C候有小便不利,少腹?jié)M微熱,消渴,或水入則吐等。治宜通陽化氣,利水解表,用五苓散。參見太陽病,太陽腑病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