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太平惠民和劑局所 朝代:初刊于宋?元豐年間 年份:公元1078年-1085年
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(公元 1151 年)宋.陳師文等撰。十卷。收集當時醫(yī)家及民間常用有效方劑,劑型多用丸散,便于服用保存,是當時的配方手冊。
查古籍
作者:太平惠民和劑局所 朝代:初刊于宋?元豐年間 年份:公元1078年-1085年
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(公元 1151 年)宋.陳師文等撰。十卷。收集當時醫(yī)家及民間常用有效方劑,劑型多用丸散,便于服用保存,是當時的配方手冊。
《湯頭歌訣》(公元 1694 年? )清.汪昂(讱庵)著。一卷。按照《醫(yī)方集解》分門,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,以便記誦運用。
(公元 1298 年)元.王好古(進之、海藏)撰。三卷。依據(jù)《內經》有關藥理的論述,以及張潔古《珍珠囊》和李杲《 藥類法象》、《用藥心法》等,對于藥物的氣味陰陽、升降浮沉、君臣佐使 等分析較為深入。
龍鱗八十一。具數(shù)九九。陽之極也。故為辰而司水。鯉鱗三十六。具數(shù)六六。陰之極也。故變陽而化龍。(埤雅)龍火得濕則焰。得水則燔。以人火逐之即息。故人之相火似之。(又)
骨
出晉地及太山滄剡諸州。山巖水岸土穴中。龍化解脫之處。是蛻骨。非死骨也。麋鹿角。蟹易螯。蛇易皮。龍易骨。骨細文廣者雌。骨粗文狹者雄。五色具者上。白黃者中。
黑者下。
味甘平。氣微寒。陰中之陽。入足厥陰少陽少陰。兼入手少陰厥陰陽明經。安魂魄。固脫氣肛。
臟中。
龍骨牡治。皆收衄九竅出血。并用龍骨末吹入鼻中。有人衄血一斛。眾方不止。用此即斷。勞心夢泄。龍骨遠志等分為每冷水空錢半。為
齒
味澀。氣平涼。主安魂魄。療驚癇諸痙癲疾?;暧尾欢ā}堉兓浦?。魄止能守。
之專靜同之。是故魄不寧者。定以虎睛?;觑w揚者。安以龍齒。龍骨入心腎腸胃。龍齒單肝心。故骨兼止瀉澀精之用。齒惟鎮(zhèn)驚安魂魄而已。(仲淳)同荊芥澤蘭丹皮蘇木人參牛膝紅花蒲黃當歸童便。治產后惡血撲心。癲狂妄語。切不可認作傷寒發(fā)狂治。誤則殺人。同牛黃犀角鉤勾丹砂生地茯神琥珀金箔竹瀝天竺黃蘇合香。治大人小兒驚癇癲疾。
〔論〕龍之變化最靈者。純乎陽也。而陽原本于陰。故乘水則神立。失水則神廢。且呵氣腎。
神征如陰齒鼻之形神凡瀉痢腸及崩漏溺血等證。皆血熱積滯為患。法當疏利。不可便用止?jié)?。惟久病虛脫者?/p>
〔辨治〕凡使得脊腦。作白地錦紋。舐之著舌者佳。入藥水飛過曬干。每斤用黑豆一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