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《中醫(yī)詞典》r~s 嗜臥

    病證名。出《素問·診要經(jīng)終論》。亦見于《馬王堆漢墓醫(yī)書·陰陽十一脈灸經(jīng)》?!鹅`樞·大惑論》則名之為“多臥”,后世更有多眠、善眠、多寐等名。指在正常生活節(jié)奏下,經(jīng)常困倦欲睡,或喜好睡眠。臨床以濕勝、脾虛為多見,亦可由肝膽之熱引致。濕勝患者,常兼見虛浮或肢體沉重,或有便溏,脈象濡緩,宜用胃苓湯、平胃散等方。挾痰者用平陳湯。脾虛者,兼見肢乏、困倦、食減、腹脹,或在食后昏困,脈多緩弱,用人參益氣湯、六君子湯、香砂六君子丸等方。膽經(jīng)有熱,則口苦,昏困嗜臥,用半夏湯等方。亦可因體虛,難以適應(yīng)季令、氣候變化所致。如秋燥而見怠惰嗜眠,兼有畏寒,不思飲食,甚則影響于肺,使肺胃陽氣不伸,宜用升陽益胃湯,長夏癥現(xiàn)怠隋無力,坐定即覺昏倦欲眠,為肺脾氣虛,不勝炎暑困擾,宜用清暑益氣湯等方。而病后嗜眠,多屬正氣虛、余邪未盡。參見多臥、多寐、多眠、善眠、膽熱多睡、病后多眠、但欲寐等條。

更多中醫(yī)書籍
  • 作者:
    孟顯
  • 作者:
    寧原
  • 作者:
    ?
  • 作者:
    王懷隱、陳昭遇等
  • 作者:太平惠民和劑局所 朝代:初刊于宋?元豐年間 年份:公元1078年-1085年

    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(公元 1151 年)宋.陳師文等撰。十卷。收集當(dāng)時醫(yī)家及民間常用有效方劑,劑型多用丸散,便于服用保存,是當(dāng)時的配方手冊。

    作者:
  • 作者:
    未知
  • 作者:
    戴思恭
  • 《湯頭歌訣》(公元 1694 年? )清.汪昂(讱庵)著。一卷。按照《醫(yī)方集解》分門,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,以便記誦運(yùn)用。

    作者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