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《本草述鉤元》 烏藥

    作者: 楊時泰

    嶺南者色黑褐而堅硬。天臺者色白而香軟?;蛟?。天臺不及海南者力大。吳楚山中極多。根葉皆香。但根不甚大。才如芍藥。嫩者肉白。老者褐色。并以八月采根。

    辛溫微苦微香。氣濃于味。陽也。入足陽陰少陰經(jīng)。除諸冷。疏寒疫。理元氣。腎間冷氣攻惡心昏沉藥氣逆。

    邪氣冷惡心腹草炙四末。每虛腫。

    香湯下鄉(xiāng)村溫服。溏蘸食。以產(chǎn)后。鐵小兒慢〔論〕烏藥之用。粗者謂其專于辛散而已。如止于辛散。何遽能化宿食。止血痢。節(jié)便數(shù)兒積用者中之其精字。

    卻不冷。

    氣虛服。

    〔修治〕根采旁附(直根不堪用)狀如鐲珠連者佳。去皮心。略炒。

    嫩葉

    炙研。煎湯代茗。補中益氣。止小便滑數(shù)。(藏器)烏藥下通腎經(jīng)。上理脾胃元氣丹溪補陰丸藥中。往往加烏藥葉。

更多中醫(yī)書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