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(即糯稻)糯。粘稻也。粳。不粘稻也。本草所謂稻。乃專屬糯。粳之粘者為糯。稷之粘
糯米
味甘。性溫。主治溫中益氣。暖脾胃。止虛寒泄痢。縮小便。收自汗。發(fā)痘瘡。方書喘頭風蠱毒痔。脾病宜食糯。(孫真人)糯米性溫。釀酒則熱。熬餳尤甚。故脾肺虛寒者宜之。(瀕湖)冷瀉者。炒食即止。老人溲數(shù)者。作粢糕或丸子夜食。亦止。其溫肺暖脾可知。
痘證用之。亦取此義。(又)下痢噤口。糯谷一升。炒出白花。去殼。用姜汁拌濕。再炒為末入秘糯黃川芎各五錢。水一升。煎八合。分服。
〔論〕糯米之用。溫肺暖脾。但熟食粘滯壅氣。炒食止泄健脾。至釀酒則熱。熬飴熱甚。
又糯性粘滯難化。小兒病患最忌。若素有痰熱風病。及脾病不能轉(zhuǎn)輸者。食之最能發(fā)病成積
糯米泔
氣味甘涼。益氣止煩渴。(任意飲之即定。余詳一卷水部。)
2007年07月10日 發(fā)布
《藥品注冊管理辦法》于2007年6月18日經(jīng)國家食品藥品監(jiān)督管理局局務會審議通過,現(xiàn)予公布,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。
局長:邵明立
二○○七年七月十日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(即糯稻)糯。粘稻也。粳。不粘稻也。本草所謂稻。乃專屬糯。粳之粘者為糯。稷之粘
糯米
味甘。性溫。主治溫中益氣。暖脾胃。止虛寒泄痢。縮小便。收自汗。發(fā)痘瘡。方書喘頭風蠱毒痔。脾病宜食糯。(孫真人)糯米性溫。釀酒則熱。熬餳尤甚。故脾肺虛寒者宜之。(瀕湖)冷瀉者。炒食即止。老人溲數(shù)者。作粢糕或丸子夜食。亦止。其溫肺暖脾可知。
痘證用之。亦取此義。(又)下痢噤口。糯谷一升。炒出白花。去殼。用姜汁拌濕。再炒為末入秘糯黃川芎各五錢。水一升。煎八合。分服。
〔論〕糯米之用。溫肺暖脾。但熟食粘滯壅氣。炒食止泄健脾。至釀酒則熱。熬飴熱甚。
又糯性粘滯難化。小兒病患最忌。若素有痰熱風病。及脾病不能轉(zhuǎn)輸者。食之最能發(fā)病成積
糯米泔
氣味甘涼。益氣止煩渴。(任意飲之即定。余詳一卷水部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