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《中醫(yī)詞典》e~f~g 刮腸

    病名。

    ①即直腸瀉,泄瀉頻繁,食物穿腸而過之證?!峨s病廣要·泄瀉》:“日夜頻并,飯食直過者,名曰刮腸。又《靈樞》所謂洞泄,《倉公傳》迥風(fēng),皆此證也?!痹斠娭蹦c瀉條。

    ②糞便排出粘稠物,似從腸中刮出?!蹲C治要訣》卷二:“又有內(nèi)不太滿,猶生寒熱,未可下而便下之,內(nèi)虛熱入,挾熱自利,臍下必?zé)?,大便赤黃色,及下腸間津汁垢膩,名曰刮腸?!敝我饲鍩釄?jiān)腸,選用白頭翁湯、黃芩湯、芍藥湯等方。參見痢疾、泄瀉等條。

    ③諸病壞證下膿血等穢物者?!蹲C治要訣》卷八:“諸病壞證,久下膿血,或如死豬肝色,或五色雜下,頻出無禁,有類于痢,俗名刮腸。此乃臟腑俱虛,脾氣欲絕,故腸胃下脫,若投痢藥則誤矣。”治宜健脾溫中,澀腸止瀉,用六柱飲。參見痢疾有關(guān)條。

更多中醫(yī)書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