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證名。因肝氣上逆或橫逆所出現(xiàn)的證候?!妒?jì)總錄》卷四十一:“肝氣逆則面青多怒?!薄额愖C治裁》卷二:“脅痛吐血者,肝氣逆也,化肝煎?!本矶骸芭魝螝饽?,解肝煎?!薄段飨獣菀乖掍洝分^肝氣逆上沖心,熱厥心痛者,宜泄肝,藥用金鈴子、延胡、吳萸、川連。兼寒去川連,加椒、桂;寒熱俱有者,仍入川連,或再加白芍。肝氣上逆沖肺,猝得脅痛,暴上氣而喘者,宜抑肝,藥用吳萸汁炒桑皮、蘇梗、杏仁、橘紅。肝氣橫逆乘脾,脘腹脹痛者,治宜培土泄木,用六君子湯加吳萸、白芍、木香。肝氣乘胃,脘痛嘔酸者,二陳加左金丸,或白蔻、金鈴子等。
(公元 659 年)唐.李績(蘇敬)撰。五十四卷。原書已佚,內(nèi)容尚散見于《經(jīng)史證類備急本草》中。包括藥圖、圖經(jīng)、本草三部分,收載藥物 844 種, 詳細(xì)介紹性味、產(chǎn)地、效用等 。
學(xué)術(shù)價值:
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書。開創(chuàng)圖文對照之先例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證名。因肝氣上逆或橫逆所出現(xiàn)的證候?!妒?jì)總錄》卷四十一:“肝氣逆則面青多怒?!薄额愖C治裁》卷二:“脅痛吐血者,肝氣逆也,化肝煎?!本矶骸芭魝螝饽?,解肝煎?!薄段飨獣菀乖掍洝分^肝氣逆上沖心,熱厥心痛者,宜泄肝,藥用金鈴子、延胡、吳萸、川連。兼寒去川連,加椒、桂;寒熱俱有者,仍入川連,或再加白芍。肝氣上逆沖肺,猝得脅痛,暴上氣而喘者,宜抑肝,藥用吳萸汁炒桑皮、蘇梗、杏仁、橘紅。肝氣橫逆乘脾,脘腹脹痛者,治宜培土泄木,用六君子湯加吳萸、白芍、木香。肝氣乘胃,脘痛嘔酸者,二陳加左金丸,或白蔻、金鈴子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