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《中醫(yī)詞典》e~f~g 肺痿

    病名。

    ①肺葉枯萎所致的病證。一作熱痿?!督饏T要略·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》:“熱在上焦者,因咳為肺痿。肺痿之病,從何得之?師曰:“或從汗出,或從嘔吐,或從消渴,小便利數(shù),或從便難,又被快藥下利,重亡津液,故得之。曰:寸口脈數(shù),其人咳,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何?師曰:為肺痿之病。”“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,其人不渴,必遺尿,小便數(shù),所以然者,上虛不能制下故也,此為肺中冷,必弦,多涎唾。”有虛熱、虛寒之分。虛熱者,咳聲不揚,吐稠粘涎沫,口干咽燥,氣急喘促,形體消瘦,或見潮熱,皮毛干枯,舌干紅,脈虛數(shù)等。治宜滋陰潤肺,清熱生津,用舉肺湯、元參清肺飲、麥門冬湯、清燥救肺湯、紫菀散等方。虛寒者,形寒神疲,唾涎沫,口不渴,小便數(shù),舌質(zhì)淡,脈虛弱等。治宜溫肺益氣,用甘草干姜湯,或人參、白術(shù)、茯苓等藥。

    ②傳尸之一種?!锻馀_秘要·傳尸方》謂傳尸之疾氣急咳者,名肺痿。參傳尸條。

    ③指皮毛痿?!夺t(yī)宗必讀·痿》:“肺痿者,皮毛痿也?!眳⒁娖っ魲l。

更多中醫(yī)書籍
  • 作者:
    未知
  • 作者:
  • 作者:
    陳三山
  • 本草著作?!队褲O齋醫(yī)話》叢書之第六種。1卷。清黃凱鈞(退庵)撰??诩螒c七年(1812年)。選臨床常用藥物309味,不分部類,大致按植物、礦物、動物為序排列。每藥簡明扼要地介紹其臨癥運用要點,所附個人經(jīng)驗,每出新意,甚切實用?,F(xiàn)存初刊本及《中國醫(yī)學(xué)大成》本。

    作者:
  • 作者:
    杜文燮
  • 作者:
  • 作者:
  • 《證治準(zhǔn)繩》(公元 1602 年)明.王肯堂(宇泰、損庵)著。一百二十卷。分為“證治”“傷寒”“瘍醫(yī)”“幼科”“女科”“類方 “等六部份。內(nèi)容豐富,參驗脈證,辨析透徹,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。此書又稱為《六科準(zhǔn)繩》。

    作者:
    王肯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