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人體器官名。為五官之一。聽覺和位覺(平衡感覺)的器官。耳的功能靠精、髓、氣、血的充養(yǎng),尤其與腎關系密切。腎氣充足,則聽覺靈敏。耳的疾患多與腎有關,也和心、肝、脾等臟有關。手太陽小腸經、足太陽膀胱經、手少陽三焦經、足少陽膽經、足陽明胃經等經脈均循行于耳。通過經絡聯(lián)系,全身臟器及肢體的生理、病理狀態(tài)均可在耳部反映出來,故耳廓有與全身臟器及肢體相對應的反應點,即耳穴。通過耳穴可以診治多種疾病,亦可進行針麻。《靈樞·邪氣藏府病形》:“十二經脈,三百六五絡……其別氣走于耳而為聽?!薄鹅`樞·脈度》:“腎氣通于耳,耳和則耳能聞五音矣。”《素問·陰陽應象大論》:“在臟為腎,在竅為耳?!薄端貑枴づK氣法時論》:“肝病者……氣逆則頭痛,耳聾不聰?!薄鹅`樞·海論》:“髓海不足,則腦轉耳鳴?!薄鹅`樞·口問》:“耳者,宗脈之所聚也?!?/p>
清 黃元御 著
黃元御醫(yī)書總目錄
《素問懸解》《靈樞懸解》《難經懸解》《傷寒懸解》《金匱懸解》《傷寒說意》
《四圣心源》《素靈微蘊》《四圣懸樞》《長沙藥解》《玉楸藥解》
《傷寒貫珠集》(公元 1729 年)清.尤怡(在涇)著。八卷。根據(jù)病證治法的不同,把《傷寒論》條文重編為正治法、權變法、斡旋法、救逆法、類病法、明辨法、雜治法等類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人體器官名。為五官之一。聽覺和位覺(平衡感覺)的器官。耳的功能靠精、髓、氣、血的充養(yǎng),尤其與腎關系密切。腎氣充足,則聽覺靈敏。耳的疾患多與腎有關,也和心、肝、脾等臟有關。手太陽小腸經、足太陽膀胱經、手少陽三焦經、足少陽膽經、足陽明胃經等經脈均循行于耳。通過經絡聯(lián)系,全身臟器及肢體的生理、病理狀態(tài)均可在耳部反映出來,故耳廓有與全身臟器及肢體相對應的反應點,即耳穴。通過耳穴可以診治多種疾病,亦可進行針麻。《靈樞·邪氣藏府病形》:“十二經脈,三百六五絡……其別氣走于耳而為聽?!薄鹅`樞·脈度》:“腎氣通于耳,耳和則耳能聞五音矣。”《素問·陰陽應象大論》:“在臟為腎,在竅為耳?!薄端貑枴づK氣法時論》:“肝病者……氣逆則頭痛,耳聾不聰?!薄鹅`樞·海論》:“髓海不足,則腦轉耳鳴?!薄鹅`樞·口問》:“耳者,宗脈之所聚也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