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病狀名。又稱夭色。指一種嚴(yán)重的病色,即疾病反映于面部的色澤。表現(xiàn)為晦暗枯槁者,表示胃氣枯竭,臟氣敗壞,病情多屬兇險。《素問·五臟生成篇》所描述的“青如草茲”、“黃如枳實(shí)”、“黑如炲”、“赤如衃血”、“白如枯骨”等,均屬惡色。
《景岳全書》(公元 1624 年)明.張介賓(景岳)著。六十四卷。包括醫(yī)論、診斷、本草、方劑、臨床各科等。主張人的生氣以陽為生,陽難得而易失,既失而難復(fù),所以主張溫補(bǔ)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病狀名。又稱夭色。指一種嚴(yán)重的病色,即疾病反映于面部的色澤。表現(xiàn)為晦暗枯槁者,表示胃氣枯竭,臟氣敗壞,病情多屬兇險。《素問·五臟生成篇》所描述的“青如草茲”、“黃如枳實(shí)”、“黑如炲”、“赤如衃血”、“白如枯骨”等,均屬惡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