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《女科寶鑒》是以中醫(yī)方法論述女性生殖器相關疾病的探索性新書,書中詳細介紹了七十多種常見女性生殖器相關病證,其中包括女科雜病、性病、月經(jīng)病和中醫(yī)藥避孕、中醫(yī)藥抗早孕等。各病證以病機要點為中樞,展開對理、證、法、方、藥的論述,同時,引進中醫(yī)女科最新研究成果,使之更具臨床指導性和收藏價值。
縱覽全書,具有形式新穎、內(nèi)容豐富、扼要明了、通俗易懂的特點。全書共約25萬字。
讀者對象:中西醫(yī)臨床工作者、醫(yī)學院校師生及廣大男女中、青年。
著者 一九九一年八月
味甘,氣溫。無毒。池澤多生,在處俱有。色黑體促,肚大脊隆。原由稷米化成,故肚尚有米色,名因此得,小而耐寒。過半斤者方良,犯天門冬須記。同芥菜食成水腫,同砂糖食成疳蟲。雉肉豬肝,尤勿共食。春二三月,切忌食頭。煎用豬脂,大腸癰治效;燒以醬汁,諸惡瘡涂痊。合 為羹,理胃弱食飲不下;和中補虛,拌面作 主腸 。水谷不調(diào),禁痢止瀉。納食鹽燒末,塞牙齒蛀。釀白礬燒灰,澀腸風血痢。(夏痢宜用,冬則不宜。)
頭末(謨)按∶丹溪云∶諸魚皆屬火,惟鯽魚屬土,故能入陽明而有調(diào)胃實腸之功。若食多者,亦未嘗不起火也。又云∶諸魚無一息之停,故動風及動痰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