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病證名。同多眠癥?!峨s病源流犀燭·不寐多寐源流》謂多寐為心肺之病。一由心神昏濁,不能自主;一由心火虛衰,不能生土而健運。可以多種原因引起。若體重或浮而多寐,為濕勝,宜平胃散加防風、白術。食方已即困倦欲臥,為脾氣弱不勝食氣,俗稱飯醉,宜六君子湯加山楂、神曲、麥芽。四肢怠惰而多寐,為氣弱,宜人參益氣湯。長夏懶怠,四肢無力,坐定即寐,為肺脾兩經(jīng)之氣本弱,復因炎暑所逼而致,宜清暑益氣湯。病后多眠,身猶灼熱,為余邪未清,正氣未復,宜沈氏葳蕤湯。狐惑癥見默默多眠,可辨證選用甘草瀉心湯內服、苦參湯熏洗。風溫陽脈浮滑,陰脈濡弱,發(fā)熱,咽干口苦,微惡寒,閉目欲眠,為少陰伏邪發(fā)出,更感太陽客邪,宜黃芩湯加桂枝、石膏,甚則葳蕤湯加減。熱病得汗后,脈沉細身冷喜臥,或脈沉細昏沉不省,為陽氣內遏,急與藥令四肢溫緩,不爾有熟睡死者,宜四逆湯。汗下后酣眠者,為正氣已復,可不用藥。參見嗜臥、多眠、善眠等條。
《傷寒明理論》(公元 1156 年)金.成無己著。三卷。對于《傷寒論》的 50 個證作了分析此較。 附方論一卷,論仲景方 20 首的方義。
(公元 219 年)漢.張機(仲景)著。十六卷??偨Y三世紀以前的臨床經(jīng)驗,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。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。 原本在西晉前已散失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病證名。同多眠癥?!峨s病源流犀燭·不寐多寐源流》謂多寐為心肺之病。一由心神昏濁,不能自主;一由心火虛衰,不能生土而健運。可以多種原因引起。若體重或浮而多寐,為濕勝,宜平胃散加防風、白術。食方已即困倦欲臥,為脾氣弱不勝食氣,俗稱飯醉,宜六君子湯加山楂、神曲、麥芽。四肢怠惰而多寐,為氣弱,宜人參益氣湯。長夏懶怠,四肢無力,坐定即寐,為肺脾兩經(jīng)之氣本弱,復因炎暑所逼而致,宜清暑益氣湯。病后多眠,身猶灼熱,為余邪未清,正氣未復,宜沈氏葳蕤湯。狐惑癥見默默多眠,可辨證選用甘草瀉心湯內服、苦參湯熏洗。風溫陽脈浮滑,陰脈濡弱,發(fā)熱,咽干口苦,微惡寒,閉目欲眠,為少陰伏邪發(fā)出,更感太陽客邪,宜黃芩湯加桂枝、石膏,甚則葳蕤湯加減。熱病得汗后,脈沉細身冷喜臥,或脈沉細昏沉不省,為陽氣內遏,急與藥令四肢溫緩,不爾有熟睡死者,宜四逆湯。汗下后酣眠者,為正氣已復,可不用藥。參見嗜臥、多眠、善眠等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