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(即仙靈脾) 味辛,氣寒。無毒。莖細(xì)而堅,葉圓而薄。所在俱有,凌冬不凋,俗呼為三枝九葉草也。但生處不聞水聲者為美,凡采制須先酒浸過曝干。銼碎對拌羊脂,(每一斤用羊脂四兩。)火炒脂盡為度。羊食貪合,故此著名。治男子絕陽不興,治女人絕陰不產(chǎn)。卻老景昏耄,除中年健忘。益骨堅筋,增力強(qiáng)志。久服有損,明載《本經(jīng)》。
(公元 1150 年)宋.劉昉(方明)著。四十卷。論病源形色、初生病及小兒各科疾病,分為 40 門,每門又各分子目。
《幼幼集成》(公元 1750 年)清.陳復(fù)正(飛霞)著。六卷。辨驚風(fēng)及對小兒勿濫用寒涼,以免傷敗脾胃等,均有較好見解。闡述小兒病的病因治療比較詳備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(即仙靈脾) 味辛,氣寒。無毒。莖細(xì)而堅,葉圓而薄。所在俱有,凌冬不凋,俗呼為三枝九葉草也。但生處不聞水聲者為美,凡采制須先酒浸過曝干。銼碎對拌羊脂,(每一斤用羊脂四兩。)火炒脂盡為度。羊食貪合,故此著名。治男子絕陽不興,治女人絕陰不產(chǎn)。卻老景昏耄,除中年健忘。益骨堅筋,增力強(qiáng)志。久服有損,明載《本經(jīng)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