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《中醫(yī)眼科備讀》 五輪

    故眼通五臟,氣貫五輪。(《太平圣惠方·眼內障論》)

    夫目有五輪,屬于五臟。五輪者,皆五臟之精華所發(fā)。名之曰輪,其像如車輪圓轉,運動之意也。(《審視瑤函·五輪所屬論》)

    肺之精騰[1],結而為氣輪;肝之精騰,結而為風輪;心之精騰,結而為血輪;脾之精騰,結而為肉輪;腎之精騰,結而為水輪。(《審視瑤函·目為至寶論》)

    按:五輪學說的基本觀點是輪臟相應,這種理論的基礎源于《靈樞·大惑論》。五輪學說將眼的五個部位,分別與五臟相配合,用以說明眼的生理、病理,指導診斷、辨證、治療及預后。

    肉輪者,脾土是也,脾主肉,故曰肉輪。夫土為五行之主,故四輪皆脾之包含。土性主靜,其色宜黃,得血為潤,故黃澤為順也。(《審視瑤函·目為至寶論》)

    按:肉輪包括了上、下瞼皮膚,皮下組織,輪匝肌,瞼板,瞼結膜,睫毛,提上瞼肌等。上、下瞼為全身肌肉的一部分,故為脾所屬。脾氣強健,氣血旺盛,則黃而光澤。土為萬物之主,肉輪亦包藏其他四輪,具有保護眼球的功能。

    脾土主乎運動,磨化水谷,外應目之兩胞,動靜相應,開則萬用,如陽動之發(fā)生,閉則萬寂,如陰靜之收斂,象土能藏萬物而主靜,故睥[2]一合,則萬有寂然而思睡,藏納歸靜之應也。(《審視瑤函·五輪所屬論》)

    按:天人相應是中醫(yī)的基本理論之一。自然界中,土能藏萬物,又能生萬物,與上、下瞼開則萬用,閉則萬寂相應?!∪欢鄄€的啟閉功能主要與脾主肌肉相關。脾司運化,主升清,水谷精微不斷上升與輸布,以營養(yǎng)全身肌肉,眼瞼肌肉強健,則啟閉自如。若脾氣不升,眼瞼肌肉失養(yǎng),無力升舉而下垂。

    手太陰肺為辛[3]為金也,主一身皮毛[4],而目之上、下睫[5]之外者,亦其屬也。(《原機啟微·內急外馳之病》)

    按:肉輪屬脾,主要就胞瞼肌肉而言。肺主皮毛,上、下瞼之皮膚則為肺所屬。故病及胞瞼之皮膚者,可從肺論治,或宣泄,或補益,視病之表里虛實而定。

    氣輪者,白睛是也,內應乎肺,肺為華蓋[6],部位至高,主氣之升降……金色宜白,故白而光澤者順也。(《審視瑤函·目為至寶論》)

    金為五行中之最堅,故白睛亦堅于四輪。(《審視瑤函·五輪所屬論》)

    按:氣輪包括了鞏膜、球結膜。白睛色白,與五行中金色相應,若肺氣清肅,肺陰滋潤,則白睛白而潤澤。氣輪質地堅韌(指鞏膜),有保護球內組織的重要功能。

    血輪者,兩目角大、小紅眥是也,內應于心,心主血,故曰血輪……火色宜赤,惟紅活為順也。(《審視瑤函·目為至寶論》)

    按:血輪包括了內外眥部的皮膚和鄰近的球結膜、血管,及內眥部的淚阜、半月皺襞及上、下淚點、淚囊等。大、小眥部色紅(主要指內眥部),與五行中火色相應。就正氣而言,心火即為心氣,若心氣旺盛,心血流暢,則眥部紅而不瘀滯。

    風輪者,白睛內之青睛是也。內應乎肝,肝在時為春,春生萬卉,而肝開竅于目,肝木主風,故曰風輪。此輪清脆,內包膏汁[7],有涵養(yǎng)瞳神之功,其色宜青,故青瑩者順也。(《審視瑤函·目為至寶論》)

    按:風輪包括了角膜、虹膜及前房,其中虹膜的顏色與五行中木色相應,故風輪為肝所主。若肝血旺盛,肝陰充沛,則色澤光潔。高氏 [8] 認為,風輪當特指虹膜,而角膜無色透明,質地堅韌,并與球結膜和鞏膜在組織學上有著密切的聯(lián)系,應屬氣輪,為肺所主。

    青睛之內一點黑瑩者,則為瞳神,屬乎腎水……腎主水,故曰水輪。(《審視瑤函·五輪所屬論》)

    按;水輪系指廣義的瞳神,包括了瞳孔、晶狀體、房水、玻璃體、視網(wǎng)膜、脈絡膜、睫狀體及視路等。因水輪色黑,與五行中水色相應,為腎所主。

    膏中一點黑瑩,乃是腎膽所聚之精華,惟此一點,燭照鑒視,空闊無窮者,是曰瞳神,此水輪也。其妙有三:膽汁、腎氣、心神也。(《審視瑤函·目為至寶論》)

    按:水輪屬腎,瞳神為腎精所聚。肝開竅于目,肝為眼藏精之所。肝之余氣溢入于膽為膽汁,膽汁隨少陽春生之氣上達于目,亦為構成瞳神的物質之一。故瞳神是腎膽所聚之精華。視覺是水輪的重要功能,視覺的產生,需要多個臟器的配合,主要包括膽汁的滋潤,腎氣的蒸騰,心神的駕馭。因此,在治療水輪病變時,不能單一從腎論治。

    【注釋】

    [1]精騰:精氣升騰。

    [2]睥:眼瞼。原著中為脾,根據(jù)《證治準繩·五輪》改動。

    [3]辛:十干之一,相配五行中金,分屬五臟中肺。

    [4]主一身皮毛:肺主皮毛,指身之皮毛,賴肺所輸布的衛(wèi)氣和津液所溫養(yǎng)。

    [5]睫:睫毛。

    [6]華蓋:帝王的傘蓋。

    [7]膏汁:神膏、神水。

    [8]北京中醫(yī)學院眼科教研組資料選編,1985:21(內部資料)

更多中醫(yī)書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