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《本草蒙筌》 黃連

    作者: 陳嘉謨

    味苦,氣寒。味濃氣薄,可升可降,沉也,陰也,陰中微陽。無毒。宣連出宣城,(苗收者。)川連生川省,瘦小苗多。(帶苗收者。)并取類鷹爪連珠,日曝待甚干燥,布裹捋(音落)凈須苗。治諸火邪,依各制炒?;鹪谏铣匆源季?,火在下炒以童便。實火樸硝,虛火釅醋。痰火姜汁,伏火(火伏下焦者。)鹽湯。氣滯火同吳茱萸,血瘕火拌干漆末。食積瀉亦可服,陳壁土(向東者妙。)

    研炒之。(硝茱漆土俱研細(xì),調(diào)水和炒。)肝膽火盛欲驅(qū),必求豬膽汁炒。又治赤眼,人乳浸蒸。或點或吞,立能劫痛。

    勝烏附,(烏頭、附子。)畏款冬。惡芫菊(芫花、菊花。)玄參,忌豬肉冷水。為使黃芩龍骨,入手少陰心經(jīng)。巴豆遇之,其毒即解。可熬膏煎液,任合散為丸。香連丸廣木香和攙,為腹痛下痢要藥;茱連丸吳茱萸佐助,乃吞吐酸水神方。如止消渴便多,單研蜜為丸亦效。同枳殼治血痔,同當(dāng)歸治眼瘡。佐桂蜜煎服空心,(黃連為君,佐官桂少許,煎百沸入蜜,空心服之。)使心腎交于頃刻。鎮(zhèn)肝涼血,(凡治血,防風(fēng)為上使,黃連為中使,地榆為癇,瀉心除痞病。去婦人陰戶作腫,愈小兒食土成疳。消惡瘡惡癰,卻濕熱郁熱。又種生羌胡國土,因以胡黃連為名。干如楊柳枯枝,折斷一線煙出。氣平寒味尤苦甚,心內(nèi)黑皮略淡黃。惡玄參菊花,亦解巴毒;忌豬肉誤食,令人泄精。療癆熱骨蒸,治傷寒咳嗽。溫瘧多熱即解,久痢成疳竟除。補肝膽劫目痛尤靈,理腰腎斂陰汗最捷。小兒盜汗潮熱,婦人胎蒸虛驚。并宜用之,不可缺也。

    (謨)按∶苦先入心,火必就燥。黃連苦燥,乃入心經(jīng)。雖云瀉心實,瀉脾臟為子能令母實,實則瀉其子也。但久服之,反從火化,愈覺發(fā)熱,不知有寒。故其功效惟初病氣實熱盛者,服之最良,而久病氣虛發(fā)熱,服之又反助其火也。

更多中醫(yī)書籍
  • 作者:
  • 作者:
    陳三山
  • 本草著作?!队褲O齋醫(yī)話》叢書之第六種。1卷。清黃凱鈞(退庵)撰??诩螒c七年(1812年)。選臨床常用藥物309味,不分部類,大致按植物、礦物、動物為序排列。每藥簡明扼要地介紹其臨癥運用要點,所附個人經(jīng)驗,每出新意,甚切實用?,F(xiàn)存初刊本及《中國醫(yī)學(xué)大成》本。

    作者:
  • 作者:
    杜文燮
  • 作者:
  • 作者:
  • 《證治準(zhǔn)繩》(公元 1602 年)明.王肯堂(宇泰、損庵)著。一百二十卷。分為“證治”“傷寒”“瘍醫(yī)”“幼科”“女科”“類方 “等六部份。內(nèi)容豐富,參驗脈證,辨析透徹,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。此書又稱為《六科準(zhǔn)繩》。

    作者:
    王肯堂
  • 作者:
    吳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