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(公元 1665 年)清.祁坤(廣生)著。四卷。首論癰疽的脈、因、癥、治、次依人體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種外科疾患的辨證處方。擴(kuò)充了外科的治療范圍,豐富了外科的治療方法。
《傷科匯篡》(公元 1818 年)清.胡廷光著。十二卷。匯集清以前各家之說參以家傳之法而成書。主要內(nèi)容有傷科理論、解剖、手法、內(nèi)外各證、醫(yī)案、用藥處方等。
(公元 1808 年)清.錢秀昌著。六卷。首繪各種體表,骨度和傷科器具圖,次敘金瘡論治、治傷法論、跌打損傷內(nèi)治癥等不同傷病治療三十六則,再次為治傷湯頭歌括和附錄各家 秘方。
味辛、甘,氣平、寒。無毒。即春秋開花,蘭香葉也。幽谷深林,隨處俱有。葉長不瘁,花小甚香。凡入藥中,采葉煎服。利水道,劫痰癖,益氣生津;殺蠱毒,辟不祥,潤膚逐痹。膽癉必用,消渴須求。東坦有云∶能散積久陳郁之氣;《內(nèi)經(jīng)》亦曰∶治之以蘭,除陳氣也。久服不老,輕身通神。
(謨)按∶蘭草生于深林,似慎獨(dú)也,故稱幽蘭。其葉長青,其莖深紫。與蕙相類,逢春出芽。一干一花,而香有余者名蘭;一干五六花,而香不足者名蕙?;ㄍ洪_,但蘭花先而蕙繼之。然江南之蘭只春芳郁,荊楚閩廣秋復(fù)再芳,故有春蘭秋蘭不同爾。丹溪云∶幽蘭葉稟金水清氣,而似有火。人知花香之貴,不知葉用有方。如東垣之所云也。況藥味載諸《內(nèi)經(jīng)》甚少,而蘭獨(dú)擅名,非深有功力,其能致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