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味辛、甘,溫、大熱,有大毒。主治中風(fēng),惡風(fēng)洗洗,出汗,除寒濕痹,咳逆上氣,破積聚,寒熱。消胸上痰冷,食不下,心腹冷疾,臍間痛,肩胛痛不可俯仰,目中痛不可力視,又墮胎。其汁∶煎之名射罔,殺禽獸。射罔,味苦,有大毒。治尸疰癥堅,及頭中風(fēng),痹痛。
一名奚毒,一名即子,一名烏喙。烏喙,味辛,微溫,有大毒。主風(fēng)濕,丈夫腎濕,陰囊癢,寒熱歷節(jié),掣引腰痛,不能步行,癰腫膿結(jié)。又墮胎。生朗陵川谷。正月、二月采,陰干。
長三寸以上為天雄。(莽草為之使,反半夏、栝蔞、貝母、白蘞、白芨,惡藜蘆。)
今采用四月烏頭與附子同根,春時莖初生有腦形似烏鳥之頭,故謂之烏頭,有兩岐共蒂,狀如牛角,名烏喙,喙即鳥之口也。亦以八月采,搗榨莖取汁,日煎為射罔,獵人以傅箭射禽獸,中人亦死,宜速解之。(敦煌本《新修》卷十,《大觀》卷十,《政和》二四三頁)
(公元 1742 年)清.吳謙(六吉)等編。九十卷。包括《訂正傷寒論注》、《訂正金匱要略注》、《刪補名醫(yī)方論》及“四診”、“運氣”、“傷寒”、“雜病”、“婦科”、“幼科”、 “痘疹”、“種痘“、“外科”、“刺灸”、“眼科”、“正骨”等心法要訣。各分子目,有圖說方論,此較簡明易學(xué)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味辛、甘,溫、大熱,有大毒。主治中風(fēng),惡風(fēng)洗洗,出汗,除寒濕痹,咳逆上氣,破積聚,寒熱。消胸上痰冷,食不下,心腹冷疾,臍間痛,肩胛痛不可俯仰,目中痛不可力視,又墮胎。其汁∶煎之名射罔,殺禽獸。射罔,味苦,有大毒。治尸疰癥堅,及頭中風(fēng),痹痛。
一名奚毒,一名即子,一名烏喙。烏喙,味辛,微溫,有大毒。主風(fēng)濕,丈夫腎濕,陰囊癢,寒熱歷節(jié),掣引腰痛,不能步行,癰腫膿結(jié)。又墮胎。生朗陵川谷。正月、二月采,陰干。
長三寸以上為天雄。(莽草為之使,反半夏、栝蔞、貝母、白蘞、白芨,惡藜蘆。)
今采用四月烏頭與附子同根,春時莖初生有腦形似烏鳥之頭,故謂之烏頭,有兩岐共蒂,狀如牛角,名烏喙,喙即鳥之口也。亦以八月采,搗榨莖取汁,日煎為射罔,獵人以傅箭射禽獸,中人亦死,宜速解之。(敦煌本《新修》卷十,《大觀》卷十,《政和》二四三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