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味苦,寒,無毒。主治消渴,熱中,除邪氣,肢體浮腫,下水,補不足,益氣。治傷寒久瘧煩熱,脅下邪氣,膈中惡,及風(fēng)汗內(nèi)疸。多服令人泄。一名 母,一名連母,一名野蓼,一名地參,一名水參,一名水浚,一名貨母,一名 母,一名女雷,一名女理,一名兒草,一名鹿列,一名韭逢,一名兒踵草,一名東根,一名水須,一名沈燔。一名 ,一名昌支。
生河內(nèi)川谷。二月、八月采根,曝干。
今出彭城。形似菖蒲而柔潤,葉至難死,掘出隨生,須枯燥乃止。甚治熱結(jié),亦主瘧熱煩?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味苦,寒,無毒。主治消渴,熱中,除邪氣,肢體浮腫,下水,補不足,益氣。治傷寒久瘧煩熱,脅下邪氣,膈中惡,及風(fēng)汗內(nèi)疸。多服令人泄。一名 母,一名連母,一名野蓼,一名地參,一名水參,一名水浚,一名貨母,一名 母,一名女雷,一名女理,一名兒草,一名鹿列,一名韭逢,一名兒踵草,一名東根,一名水須,一名沈燔。一名 ,一名昌支。
生河內(nèi)川谷。二月、八月采根,曝干。
今出彭城。形似菖蒲而柔潤,葉至難死,掘出隨生,須枯燥乃止。甚治熱結(jié),亦主瘧熱煩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