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《藥鑒》 天冬

    作者: 杜文燮

    氣寒,味苦甘,氣薄味濃,升也,陰也,無毒。入手太陰足少陰之劑也。療風淫濕痹,補虛損勞傷。且強骨髓,潤五臟,悅顏色,養(yǎng)肌膚。解渴除煩,消痰住嗽,保肺氣不被熱擾,通腎氣能除熱淋。止血溢妄行,潤糞燥閉結。同參 煎服,定虛喘促神方。和姜蜜熬膏,破頑痰癖劫劑。與百協議用,能除肺痿。與片芩同用,能除肺癰。未潰用藕葉枳殼為佐,已破用貝母白芷為輔。大要,苦能泄滯血,甘能助元氣,寒能去肺熱,此三者,天冬之功也。虛熱者用之,虛寒者禁忌,何也?蓋味之苦者,但泄而不收故耳。予嘗用天冬四兩、生地六兩,將醇酒煮汁熬膠,入煉蜜四兩,滾水調服,大補陰虛。入柿霜四兩,大能止嗽。入枸杞四兩,治腎嗽神驗。入阿膠一兩

更多中醫(yī)書籍
  • 作者:
  • 作者:
    李東垣
  • 《冷廬醫(yī)話》(公元 1897 年)清.陸以湉(定圃)著。五卷。卷一論“醫(yī)范”“醫(yī)鑒”“慎疾”“保生”“求醫(yī)”“診法”“ 用藥”;卷二論古人今人,古書今書;卷三、四、五論病,推究每證的虛實原委,指出醫(yī)家的利弊。近人從陸氏《冷廬雜識》中摘出其論醫(yī)語作為補編 。

    作者:
  • 作者:
    凌曉五
  • 作者:
    不詳
  • 作者:
  • (公元495 ~ 499 年)南齊、龔慶宣著。五卷?,F存最早的外科專書,主要有外傷、癰疽、濕疹、疥癬等。對疔疽引起的膿毒血癥的早期治療,外傷腸出的醫(yī)護,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術等方面有獨到之處。

    作者:
    龔慶宣
  • 作者:
    張振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