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主治心煩也,旁治發(fā)黃。
【考證】
大黃硝石湯證曰∶黃膽。
梔子柏皮湯證曰∶身黃。
以上二方,梔子皆十五枚。
梔子豉湯證曰∶煩。
梔子甘草豉湯,證不具也。(說在香豉部中)
梔子生姜豉湯,證不具也。(說在香豉部中)
枳實梔子豉湯,證不具也。(說在枳實部中)
梔子濃樸湯證曰∶心煩。
梔子干姜湯證曰∶微煩。
茵陳蒿湯證曰∶心胸不安、久久發(fā)黃。
以上七方,梔子皆十四枚。
梔子大黃豉湯證曰∶黃膽。
以上一方,梔子十二枚。
上歷觀此諸方,梔子主治心煩也明矣。發(fā)黃者,其所旁治也,故無心煩之證者而用之,則未見其效矣。
【互考】
梔子大黃豉湯,梔子十二枚。為則按∶當作十四枚,是梔子劑之通例也。
為則按∶香豉,以心中懊 為主,梔子則主心煩也。
【辨誤】
本草諸說,動輒以五色配五臟。其說曰∶梔子色赤,味苦入心而治煩。又曰∶梔子治發(fā)黃,黃是土色,胃主土,故治胃中熱氣。學人取其然者,而莫眩其所以然者,斯為可矣。
【品考】
梔子 處處出焉。銼用。
(公元 605 ~ 617 年)隋.楊上善編注。
原三十卷。已殘缺,現(xiàn)存國內(nèi)本為二十三卷。是《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》的一種早期傳本的注本。
關(guān)于本書的成書年代,有人根據(jù)卷首原題楊上善的頭銜系唐代官職,以及書中個別字避唐諱,因疑楊為唐人,為唐代著作。但此說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見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主治心煩也,旁治發(fā)黃。
【考證】
大黃硝石湯證曰∶黃膽。
梔子柏皮湯證曰∶身黃。
以上二方,梔子皆十五枚。
梔子豉湯證曰∶煩。
梔子甘草豉湯,證不具也。(說在香豉部中)
梔子生姜豉湯,證不具也。(說在香豉部中)
枳實梔子豉湯,證不具也。(說在枳實部中)
梔子濃樸湯證曰∶心煩。
梔子干姜湯證曰∶微煩。
茵陳蒿湯證曰∶心胸不安、久久發(fā)黃。
以上七方,梔子皆十四枚。
梔子大黃豉湯證曰∶黃膽。
以上一方,梔子十二枚。
上歷觀此諸方,梔子主治心煩也明矣。發(fā)黃者,其所旁治也,故無心煩之證者而用之,則未見其效矣。
【互考】
梔子大黃豉湯,梔子十二枚。為則按∶當作十四枚,是梔子劑之通例也。
為則按∶香豉,以心中懊 為主,梔子則主心煩也。
【辨誤】
本草諸說,動輒以五色配五臟。其說曰∶梔子色赤,味苦入心而治煩。又曰∶梔子治發(fā)黃,黃是土色,胃主土,故治胃中熱氣。學人取其然者,而莫眩其所以然者,斯為可矣。
【品考】
梔子 處處出焉。銼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