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治中蠱毒濃煎石榴皮汁飲之,使吐惡毒。
又方 熱茶化膽礬半分,服之令吐。
又方 米飲調(diào)郁金末三錢,服之。
又方(征今鐸)。先取炙甘草一寸,嚼之咽汁,若中毒隨即吐出。仍以炙甘草三兩,生姜四兩,水六升煮二升,日三服,若嚼甘草不吐,則非蠱也。
又方(《范石湖文集》)。昔李熹為雷州推官,得治蠱方。毒在上用升麻吐之,毒在腹用郁金下之。或合二味服之,不吐則瀉,活人甚多。
破蠱全生湯
人參 當(dāng)歸(各一兩) 白礬 生甘草 半夏(各三錢) 白茯苓(五錢)
水煎服。
《針灸甲乙經(jīng)》(公元282 年)晉.皇甫謐(士安)撰。十二卷。論述生理、病理、診斷、經(jīng)絡(luò)、俞穴和針灸治療等方面,是現(xiàn)存最早的一部針灸專書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治中蠱毒濃煎石榴皮汁飲之,使吐惡毒。
又方 熱茶化膽礬半分,服之令吐。
又方 米飲調(diào)郁金末三錢,服之。
又方(征今鐸)。先取炙甘草一寸,嚼之咽汁,若中毒隨即吐出。仍以炙甘草三兩,生姜四兩,水六升煮二升,日三服,若嚼甘草不吐,則非蠱也。
又方(《范石湖文集》)。昔李熹為雷州推官,得治蠱方。毒在上用升麻吐之,毒在腹用郁金下之。或合二味服之,不吐則瀉,活人甚多。
破蠱全生湯
人參 當(dāng)歸(各一兩) 白礬 生甘草 半夏(各三錢) 白茯苓(五錢)
水煎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