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《瘍醫(yī)大全》 厲癰門主論

    作者: 顧世澄

    厲癰(圖缺)

    王肯堂曰∶厲癰發(fā)于足傍,其狀不大。初從小指發(fā),急治去之;其狀黑者不可消,輒益不治,百日死。(《準繩》)

    《心法》曰∶《靈樞》云∶發(fā)于足上下,名曰四淫;發(fā)于足傍,名曰厲癰。不急治之,俱百日死。此二證俱由足三陰經(jīng)虧損,為疽者重,若兼足三陽經(jīng)濕熱下注而成癰者輕,若紅腫疼痛,潰后有膿,腐脫無黑氣侵漫,屬濕熱偏勝,順證易治。若微紅微腫,潰出膿水,屬陰氣凝結(jié),不能化膿,險證難治。若黑暗漫腫,痛不潰膿,煩熱作渴,小水淋漓,為陰敗惡證屬逆。四淫無邊沿,厲癰類敦疽,首尾宜壯脾滋水,或可成功,若妄用苦寒克伐之藥,多致不救。(《金鑒》)

更多中醫(yī)書籍
  • 作者:
    唐大烈
  • 作者:
    吳普
  • 作者:
    吳鞠通
  • (公元 752 年)唐.王燾著。四十卷。搜集唐以前的許多醫(yī)藥著作,編為 1104 門,載方 6000 有余,是重要的中醫(yī)著作之一。

    作者:
  • 作者:
    鄒存檢
  • 作者:
    馬培之
  • 《外科證治全生集》,又名《外科全生集》,1卷,刊于乾隆五年(1740)。王維德整理祖?zhèn)髅匦g(shù)及生平經(jīng)驗而成《外科全生集》。此書后經(jīng)清末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評注,以前集三卷、后集三卷流行。

    作者:王維德(l669—l749年)字洪緒,別號林屋散人,又號定定子,江蘇吳縣洞庭西山人,清代外科學家。撰《外科證治全生集》。

    作者:
  • 作者:
    高思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