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《瘍醫(yī)大全》 痤痱瘡門主論

    作者: 顧世澄

    坐板瘡(圖缺)

    陳實功曰∶痤痱瘡者俗名坐板瘡。生于兩股,密如撒粟,尖如芒刺,癢痛非常,渾身毛刺。此因熱體見風,毛竅所閉,或因患瘡濕熱留結于此。洗用苦參湯,甚者皮損粘衣,治以鵝黃散主之。(《正宗》)

    蔣示吉曰∶坐板瘡或有因久坐卑濕之地,或坐烈日石上,釀成濕熱,皆能致之。(《說約》)

    申斗垣曰∶此乃脾經(jīng)濕熱,濕毒郁久而成,最痛最癢。況股乃至陰之所,血亦罕來,藥力少至,當用外治之藥治之。(《啟玄》)

    《心法》曰∶坐板瘡一名風疳。

更多中醫(yī)書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