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《瘍醫(yī)大全》 骨鯁門主方

    作者: 顧世澄

    化骨訣(祝由科。)

    魚骨圖(圖缺)豬骨圖(圖缺)雞骨圖(圖缺)竹木棒

    圖(圖缺)

    左手三山訣,持杯或茶或酒俱可,右手劍訣向東方,(看何骨刺,即寫何字于霓內(nèi),如魚刺即寫龍字于霓內(nèi),余俱仿此。)書符于杯內(nèi),再換印訣,書雪山童子速降六字于杯內(nèi),口中默念∶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,與被骨刺人吞之,即愈。

    又訣(祝由科) 凈水一碗,面東用食指于碗內(nèi)書∶圖(圖缺)(此字如豬骨加虎字,魚骨加龍字,雞骨加貍字。)

    咒曰∶水碗化為東洋大海,喉嚨化為萬丈龍?zhí)?,九龍歸洞,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。

    驗(yàn)方 砂糖、威靈仙同酒煎,飲之自化。

    又方 赤芍藥、貫仲各三錢,研末,米糊丸,放口內(nèi)噙化咽下。

    雞魚骨鯁。

    威靈仙(五錢) 砂仁(三錢) 甘草(二錢)

    水一盅煎一半,入口噙嗽,入喉呵氣即化。

    又方 活鰍一條同飛面搗敷喉下,即消。

    又方 犬涎灌之,其骨自化。

    又方 鳳仙花子即急性子二十粒,白湯送下,立效。

    又方

    白茯苓 貫仲 甘草(各等分)

    共磨細(xì)末,米飲調(diào)服一錢。

    又方 橄欖核磨汁咽。

    又方 象牙磨水頻咽。

    又方 燈草燒灰,以米糖如指大,蘸灰置喉中,勿令粘住,待糖化,骨即化下。

    又方 細(xì)茶、五倍子等分為末,吹之。

    又方 勿令四眼見,即將箸倒轉(zhuǎn),隨便箝肉一塊,急吞下。

    又方 大蒜一瓣切去大頭,鯁在左,塞右鼻孔,鯁在右,塞左鼻孔。

    雞骨鯁 霜梅肉捶成指頭大丸子,再將棉裹,用線穿在內(nèi),冷茶吞下,扯住線頭在手,一嘔即出。

    螺靨入喉 鴨涎化鯁如神。

    麥芒入喉 鵝涎灌之。

    飛絲入咽腫痛嗆血 生麻葉嚼之愈。

    雞骨鯁 香油煎滾,溫服之,即吐出。

    骨刺筅帚鯁在喉中 多年舊籬笆竹,洗凈截?cái)啵鍦嬛?,即下?/p>

    竹刺入咽 王不留行,此味生能軟篾,煎服,再吞糯米圓,即下。

    骨鯁喉中危急者 蛇床子三錢,焙研細(xì)末,紅糖兩許,開水沖和,以湯匙灌,咽下咽即化。

    秘傳骨鯁方

    馬屁勃(山上者一兩) 五靈脂(三錢) 紅芽 大戟 五倍子(各二錢)

    共研細(xì),用鴨涎、狗涎同和丸如元眼大,如遇骨鯁,用砂糖化服,一丸即化。

    又方 白芍二寸三分長,橫咬口中即出?;蚯衅?xì)嚼咽之,即消。

    雞骨鯁 生苧根搗汁飲之,立化。

    雞鵝豬魚骨鯁 山楂根燒灰存性研細(xì),吹入喉中三四次,即下。

    又方 家椿樹上結(jié)的白苓,如牛乳一個(gè)個(gè)垂下者,用七粒擂水服,其骨即從大便中出。

    又方

    草果(醋炒) 澤瀉 馬屁勃

    為末,砂糖調(diào)服即化。

    魚骨鯁 多食青果。

    又方 如鯁時(shí),以自己箸子敲碗邊數(shù)下,自愈。

    又咒(原缺)

    里一條龍,九頭十八尾,問君吃何物,專用此間水。連誦九遍,令被鯁人飲之,即愈。

    竹刺筅帚鯁在喉中 多年舊籬笆竹截?cái)?,煎湯飲之,即下?/p>

    化諸魚骨及竹木刺 凈水一碗,用濃墨筆寫“癸水化為龍行”六字在水上,一氣飲。如未化,再寫一次,服之必化。

    又方 以凈手寫一“龍”字在喉嚨上,寫一“龍”字在水碗內(nèi),呷下即化。

    又方 芫荽搗汁,和滴醋咽之,立出。

    化鯁 指甲燒灰存性,吹入喉中。

更多中醫(yī)書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