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《瘍醫(yī)大全》 面部望色辨證門主論

    作者: 顧世澄

    面顴頰赤,在午后,此虛火上升,不可作傷寒治。

    面赤,脈數(shù)無力,此伏陰病,假熱也。

    面赤,脈沉細(xì),此少陰病,外熱內(nèi)寒,陰盛格陽,宜溫,誤用寒涼者死。

    面赤,脈弦數(shù),此少陽病,宜小柴胡和解。

    面部通赤色,此陽明表證未解,宜解肌不可攻里。

    面唇青,是陰寒極。

    面青兼舌卷囊縮,是陰寒。

    面青兼小腹 痛,是夾陰傷寒。

    面目身黃,兼小水短澀,是濕熱。

    面目身黃,小腹脹滿硬痛,小便利,是蓄血傷寒。

    面白而無神,或汗多,是脫血所致。

    面白人不宜大汗。

    面黑人在傷寒內(nèi)涉虛,不宜參術(shù)大補(bǔ),蓋氣多實(shí)故也。

更多中醫(yī)書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