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治中脘不快,胸膈痞悶,嘔逆惡心,腹脅刺痛,不思飲食。
沉香(四錢,細銼)香附子(去毛,炒,二兩)縮砂仁(一兩半)甘松(洗去土,二兩)姜香(一兩,銼細令取上件為細末,次入麝香研勻,熬甘草膏子為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、五丸,嚼細,沸湯下,
清 黃元御 著
黃元御醫(yī)書總目錄
《素問懸解》《靈樞懸解》《難經懸解》《傷寒懸解》《金匱懸解》《傷寒說意》
《四圣心源》《素靈微蘊》《四圣懸樞》《長沙藥解》《玉楸藥解》
《傷寒明理論》(公元 1156 年)金.成無己著。三卷。對于《傷寒論》的 50 個證作了分析此較。 附方論一卷,論仲景方 20 首的方義。
(公元 219 年)漢.張機(仲景)著。十六卷??偨Y三世紀以前的臨床經驗,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。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。 原本在西晉前已散失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
網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治中脘不快,胸膈痞悶,嘔逆惡心,腹脅刺痛,不思飲食。
沉香(四錢,細銼)香附子(去毛,炒,二兩)縮砂仁(一兩半)甘松(洗去土,二兩)姜香(一兩,銼細令取上件為細末,次入麝香研勻,熬甘草膏子為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、五丸,嚼細,沸湯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