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湯頭歌訣》(公元 1694 年? )清.汪昂(讱庵)著。一卷。按照《醫(yī)方集解》分門,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,以便記誦運用。
查古籍
《湯頭歌訣》(公元 1694 年? )清.汪昂(讱庵)著。一卷。按照《醫(yī)方集解》分門,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,以便記誦運用。
(公元 1298 年)元.王好古(進之、海藏)撰。三卷。依據(jù)《內(nèi)經(jīng)》有關(guān)藥理的論述,以及張潔古《珍珠囊》和李杲《 藥類法象》、《用藥心法》等,對于藥物的氣味陰陽、升降浮沉、君臣佐使 等分析較為深入。
獨葉一支槍金邊兔耳兔耳酸
生陰山腳下,立夏時發(fā)苗,葉布地生,類兔耳形,葉濃,邊有黃毛軟刺,莖背俱有黃毛,寒露時抽心,高五寸許,上有倒刺而軟,即花也。每枝只一花,故名一枝箭。入藥用棉裹煎,恐有毛戟射肺,令人咳。百草鏡∶兔耳一枝箭葉如橄欖形,邊有針刺,只七八葉,貼地生,八月抽莖,高近尺許,花如穗而有萌刺,莖葉有毛,七月采。有小鹿銜、銀茶匙、忍冬草、月下紅等名。汪連仕云∶兔耳箭初生苗,名金茶匙。入血分,止吐血,治肺癰,王安采藥方∶葉底紅者,名金茶匙。
性寒味苦,行血涼血,入肺經(jīng),清肺火。治吐血勞傷,調(diào)血最效。為怯弱要藥。肺癰肺痿,黃膽心痛、跌打風氣傷力、咳嗽咯血腫毒。
腸癰肺癰縮腳癰∶慈航活人書∶用白石楠葉嫩腦十二個,兔耳草二兩,好酒煎服,肺癰二服,腸癰縮腳癰一服,即愈。
骨蒸勞怯∶吳普仁方∶用兔耳一枝箭蒸雞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