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《外臺》《肘后》用蚯蚓糞,水和作團,以火燒令極赤,末之如粉,以臘月豬脂和敷齒齦上,日三,即瘥。
〔茅先生〕治小兒牙宣齒縫出血方苦參(末,一兩)白礬(灰,一錢)上為末,一日三次揩牙上,立驗也。
張銳《雞峰方》治齒間血出。
上,以苦竹葉不以多少,水濃煎取汁,入鹽少許,寒溫得所,含之,冷即吐了。
又方上用童子小便半升,分為三兩次含之,冷即吐了。
〔莊氏〕
麝香散
治小兒唇口臭爛,齒齦宣露。
麝香雄黃(生)蘆薈白龍骨(各一錢)密陀僧(二錢)石膽(半兩,生)干蟾(一枚,重半兩者,入瓶燒存性)上合研,令極勻細。先用綿子纏箸頭上,以鹽礬漿水輕輕洗過,然后上藥。
(公元 605 ~ 617 年)隋.楊上善編注。
原三十卷。已殘缺,現(xiàn)存國內(nèi)本為二十三卷。是《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》的一種早期傳本的注本。
關(guān)于本書的成書年代,有人根據(jù)卷首原題楊上善的頭銜系唐代官職,以及書中個別字避唐諱,因疑楊為唐人,為唐代著作。但此說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見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《外臺》《肘后》用蚯蚓糞,水和作團,以火燒令極赤,末之如粉,以臘月豬脂和敷齒齦上,日三,即瘥。
〔茅先生〕治小兒牙宣齒縫出血方苦參(末,一兩)白礬(灰,一錢)上為末,一日三次揩牙上,立驗也。
張銳《雞峰方》治齒間血出。
上,以苦竹葉不以多少,水濃煎取汁,入鹽少許,寒溫得所,含之,冷即吐了。
又方上用童子小便半升,分為三兩次含之,冷即吐了。
〔莊氏〕
麝香散
治小兒唇口臭爛,齒齦宣露。
麝香雄黃(生)蘆薈白龍骨(各一錢)密陀僧(二錢)石膽(半兩,生)干蟾(一枚,重半兩者,入瓶燒存性)上合研,令極勻細。先用綿子纏箸頭上,以鹽礬漿水輕輕洗過,然后上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