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《幼科心法要訣》 吐不止

    作者: 未知

    兒吐不止何因生,穢惡停留胃內(nèi)成,或緣稟賦胎寒熱,或因生時(shí)感寒風(fēng)。穢惡一捻金散下,外感香蘇溫散能,熱涎酸粘連陳治,寒吐清沫用理中。

    【注】兒自胞胎既脫以后,有因便秘、腹中穢惡不凈,令兒腹?jié)M其吐不止者,一捻金主之;若生育時(shí)觸冒寒邪,入里犯胃,則曲腰而啼,吐沫不止者,香蘇飲溫散之。又有胎前受熱,面黃赤、手足溫,口吐黃涎酸粘者,二陳湯加黃連主之;若胎前受寒,面青白、四肢冷、口吐清稀白沫者,理中湯主之。

    一捻金(方見不乳)

    香蘇飲

    藿香 蘇葉 濃樸(姜炒) 陳皮 茯苓 木香(煨) 枳殼(麩炒) 炙甘草

    引用生姜,水煎服。

    【方歌】香蘇飲用藿香蘇,濃樸陳皮枳殼茯,甘草木香一并入,生姜為引吐能除。

    黃連二陳湯

    半夏(姜制) 陳皮 茯苓 生甘草 黃連

    引用生姜,水煎服。

    【方歌】兒生胎熱吐頻頻,醫(yī)治須當(dāng)用二陳,半夏陳皮茯苓草,姜連加入效如神。

    理中湯

更多中醫(yī)書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