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《幼幼新書》 惡刺第一

    作者: 劉昉

    (竹木刺、狐尿刺、并刺中風(fēng)水附)

    《千金》治惡刺方

    上苦瓠開口,內(nèi)小兒尿,煮兩三沸,浸病上。

    《千金》又方

    上莨菪根火煮浸之,冷復(fù)易,神效。

    《千金》又方

    上濃煮大豆汁漬,取瘥。

    《千金》又方

    上以李葉、棗葉搗,絞取汁,點之即效。

    《千金》治惡刺并狐尿刺方

    上以烏父驢尿漬之,又白馬尿溫漬之。

    《千金》因瘡而腫痛劇者數(shù)日死?;蛑酗L(fēng)寒,或中水,或中狐尿刺治之方。

    上燒黍穣若牛馬屎,若生桑條,取得多煙之物燒熏,汁出愈。

    《千金》又方

    上以熱蠟內(nèi)瘡中,新瘡亦瘥。

    《千金》又方

    上以蒲公英摘取根莖白汁涂之,惟多涂為佳,瘥止。余以正觀五年七月十五日夜,左手中指背觸著庭下木,至?xí)?,遂患痛不可忍,?jīng)十日痛日深,瘡日高碩,色如熟小豆色。嘗聞長者之論有此治方,試復(fù)為之,手下則愈,痛亦即除,瘡亦即瘥,不過十日,尋得平復(fù),此大神效,故疏之。蜀人名耳瘢菜,關(guān)中名茍乳(奴切)。又《千金翼》云∶凡諸螳螂之類,盛暑之時,多有孕育著諸物上,必有精汁,其汁干久則有毒,人手觸之,不王相之間則成其疾,名日狐尿刺。日夜磣痛,不識眠睡,百方治之不瘥。渠取蒲公英莖葉,根中斷之,取白汁涂之,令濃一分即瘥,神驗。

    《千金》治刺傷中風(fēng)水方

    上刮箭羽下屑,調(diào)涂之。

    《千金》又方

    上燒魚目灰敷之。

    《千金》又方

    上服黑牛熱尿,一服二升,三服即止。

    《千金》又方

    上煮韭熟拓之。

    《千金》又方

    上以蠟一兩,熱炙熨薄裹上,令水出愈。

    《千金》凡八月、九月中刺手足犯惡露腫殺人不可輕也,治之方。

    上用生桑枝三枚,內(nèi) 灰中推引之,令極熱斫斷,正以頭柱瘡口上,熱盡即易之,盡三枚則瘡自爛,仍取薤白搗,綿裹著熱灰中使極熱,去綿取薤白薄瘡上,以布帛急裹之。若有腫者便作之,用薤白第一佳。

    《千金》治竹木刺在皮不出方。

    上以羊屎燥者燒作灰,和豬脂,涂刺上,若不出,重涂,乃言不覺刺出時。一云用干羊屎末。

    《千金》治久刺不出方。

    上服王不留行即出,兼取根末貼之。

    《千金》治刺人肉中不出方。

    上煮山瞿麥汁飲之,日三,瘥止。

    《千金》又方

    上用牛膝根、莖生者,并搗以敷之即出。瘡雖已合猶出也。

    《千金》又方

    上溫小便漬之。

    《千金》又方

    上嚼豉涂之。

    《千金》又方

    上嚼白梅以涂之。(《肘后方》用烏梅。)

    《千金》又方

    上以白茅根燒末,以膏和涂之。亦治瘡因風(fēng)致腫。

    《千金》又方

    上燒鹿角末,以水和涂之立出,久者不過一夕。

    《千金》治竹木刺不出方。

    上以薔薇灰水服方寸匕,日三,十日刺出。

    《千金》又方

    上燒鑿柄灰,酒服二寸匕。

    《千金》又方

    上以酸棗核燒末服之。

    《千金》又方

    上以頭垢涂之即出。

    《千金》治卒刺手足中水毒方。

    上搗韭及藍(lán)青置上,以火炙熱徹即愈。

    《千金翼》治因風(fēng)水腫方。

    上卒刺涉水成腫,取韭并鹽搗置上,以火炙藥上,熱徹即愈。

    《千金翼》惡刺方。

    上以五月蔓菁子搗末和烏牛乳封之;無,即凡牛乳亦得。

    《千金翼》又方

    上取野狐屎燒灰,臘月豬膏和,封孔上。

    《千金翼》又方

    上取?;抑瓱釢n,冷即易。

    《千金翼》又方

    上以針砂和膠清,涂之。

    《千金翼》又方

    上取故鞋網(wǎng)如棗大,婦人中衣有血者如手掌大,倒鉤棘針二七枚,三味合燒作灰,以臘月豬膏和,涂之,蟲出。

    《千金翼》又方

    上蔓菁子五升,微熬末研,童兒尿一升合,內(nèi)瘡口中,周回濃二寸,以 火燒一升,投內(nèi)瘡于中,漬之即愈。

    《千金翼》又方

    上煮槐白皮,取湯漬之。

    《千金翼》又方

    上以苦瓠煮作湯漬之。

    《千金翼》又方

    上取五月五日蛇皮燒灰,臘月豬膏和,敷之。

    《千金翼》又方

    上取故鞍韉旃燒灰,臘月豬膏和,封之蟲出。

    《千金翼》又方

    上取樗根白皮,切一升,泔漬煮三沸,內(nèi)孔中,亦可漬之。

    《千金翼》肉刺方。

    上割頭令血出,內(nèi)鉛丹如米許,曝之。

    《千金翼》又方

    上以刀割,卻以好墨涂便瘥。

    《簡要濟(jì)眾》主小兒誤為諸骨及魚骨刺入肉不出方。

    上以水煮白梅肉爛,研后調(diào)象牙末,濃敷骨刺處自軟。

    《勝金方》治小兒、大人一切骨鯁或竹木簽刺喉中不下。

    上于臘月中,取鱖魚膽懸北檐下令干,每有魚鯁便取一皂子許,以酒煎化,溫溫呷,若得逆便吐,骨即隨頑涎出。若未吐,更吃溫酒,但以吐為妙,酒即隨性量力也。若更未出,煎一塊子,無不出者。此藥應(yīng)是鯁在臟腑中,日久痛黃瘦甚者,服之皆出。若卒求鱖魚不得,鯉魚、鯇魚、鯽魚俱可。臘月收之甚佳。

    陳藏器敷狐刺瘡方。

    上以蓼葉搗,敷之。

    陳藏器又方

    上以胡瓜根搗敷之。(胡瓜即黃瓜也。)

    張銳《鸚雞方》治魚骨鯁。

    上取飴糖如雞子黃大,含化。

    張銳《雞峰》又方

    上用象牙為細(xì)末,每服一錢,蜜水調(diào)下。

    《聚寶方》治惡刺入肉不出。

    上以肉桂去皮為末,熔黃蠟為丸,看瘡大小,任磨,內(nèi)三、五重濕紙蓋,以火 ,候藥丸熔入肉,其刺出。

更多中醫(yī)書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