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《幼幼新書》 緊唇第十

    作者: 劉昉

    《圣惠》∶夫脾與胃合為足陽明,其經(jīng)脈起鼻環(huán)于唇,其支脈入絡于脾,脾胃有熱氣則發(fā)于唇生瘡,而重被風邪寒濕之氣搏于瘡,則微腫濕爛,或冷或熱,乍瘥乍發(fā),積月累年,謂之緊唇,亦名沈唇也。

    《千金》治緊唇方。

    上纏白布作大燈炷如指,安斧刃上,燃炷令刃汗出,拭取敷唇上,日二、三度。故青布亦佳,并治沈唇。

    《千金》又方

    上用青布燒灰,以酒服之。亦可脂和涂。

    《千金》治唇生核方。

    上豬屎平量一升,以水投絞取汁,溫服之。

    《千金翼》治緊唇方。

    上以亂發(fā)、蜂房及六畜毛燒作末,敷瘡上。豬脂和亦佳。

    《子母秘錄》小兒緊唇方。

    上以馬芥子搗汁,先揩唇血出敷之,日七遍。馬芥,即刺芥也。

    《唐本草》注∶治小兒緊唇方。

    上搗赤莧取汁洗之。

    《圣惠》治小兒緊唇,是五臟熱,毒瓦斯上沖,唇腫反粗是也,宜用黃連散方。

    黃連(去須) 甘草(生,銼) 寒水石 黃柏(銼。各半兩) 檳榔(一分)

    上件藥搗,細羅為散。煉蜜調(diào)涂于唇上,一日兩、三度換之。

    《圣惠》又方

    上搗刺薊取汁,煎令濃。先以物揩唇上血,即涂之。

    《圣惠》又方

    上爛嚼澤蘭心,安唇上良。

    《圣惠》又方

    上以葵根燒灰為末,以酥調(diào)封之。

    《圣惠》又方

    上燒自死螻蛄灰,細研水調(diào)敷之。

    《圣惠》又方

    上炙松脂貼之。

    《圣惠》又方

    上燒烏蛇灰,細研,酥調(diào)敷之。

    《圣惠》又方

    上干蠐螬燒灰,細研,以豬脂和,臨臥涂之瘥。

    《圣惠》又方

    上燒鱉甲令煙盡,細研,酥調(diào)敷之。

    張渙葵根散方治緊唇病。

    葵根(燒灰,一兩) 烏蛇(燒灰) 黃柏(銼末) 鱉甲(燒灰,研。各半兩)

    上件都研勻。每用半錢,以豬脂少許和,涂唇上,時時用。

更多中醫(yī)書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