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《幼幼新書》 走馬疳第一

    作者: 劉昉

    茅先生∶小兒生下有走馬疳候,甚即遍沿作崩沙候。牙邊肉腫爛,口內(nèi)氣臭,身微有潮熱,吃食不得,齒縫出鮮血,齒常動(dòng)、似欲脫,肉爛自漏落。此候因肚中疳氣盛而奔上,上焦蒸得牙如此。所治者先以黑鉛散(方見本門)一日三次揩,殺牙邊肉內(nèi)蟲。然后將朱砂膏、(方見驚積門中。)牛黃膏(方見膈熱門中。)天竺黃散(方見實(shí)熱門中)夾調(diào)理。如甚,則下秋霜散揩牙上(方見本門。)然常服三解牛黃散(方見實(shí)熱門中,)如此調(diào)理則愈。如調(diào)理不退,候極齒落三個(gè),面光凈,爪甲黑,死候不治。

    《惠眼觀證》∶走馬疳,疳蝕之極也。乃五臟蒸熱上攻,口齒潰爛。先以淡淡鹽湯洗口內(nèi),次下紫金散摻之(方見本門。與茅先生同。)如大段甚,即下秋霜散摻(方見本門,)再以天竺黃散夾地黃膏與吃即安(二方并見重舌門中。)若見先落齒一個(gè),即死候不治。相次面光,發(fā)而腮漏,見骨而卒。

    《小兒形證》四十八候走馬疳歌∶

    疳名走馬意如何,急疾生蟲胃熱多。腎冷又攻牙齒動(dòng),血腥氣臭不通呵。齒齦紫色為深極,肺絕殃深事轉(zhuǎn)多。

    若使齒牙都又黑,腎家亦絕奈醫(yī)何。

    此病先與退脾肺風(fēng)熱,宜吃檳榔散五七服(方見煩熱門中,)后用此藥貼齦上。以大棗一個(gè),砒少塊,去棗核,入砒在內(nèi)纏定,燒灰存性,臨臥時(shí)貼齦上,數(shù)次效。

    《惠濟(jì)》小兒走馬疳候歌∶

    牙齦風(fēng)腫熱攻傷,愚者須知走馬瘡(胃崩沙疾。)口氣和膿并血臭,一回乳食污衣裳。邪傳腎臟風(fēng)毒壅,熱極胸膛未可量。牙焦落地猶閑事,唇口都穿命亦亡。

    此候先用蔥湯丸取,次用蛇床散貼之。(二方并與《黃氏家傳》方同。蔥湯丸見驚積門,蛇床散見本門中。)

    《仙人水鑒》治小兒走馬疳蟲透損骨者方。

    上用天南星一枚,當(dāng)心剜作一竅子,安好雄黃一塊在內(nèi),用大麥面煨,候雄黃熔作汁,以盞子合定,出火毒一宿,去面研為末,入好麝香少許,掃在瘡上,驗(yàn)。

    《集驗(yàn)方》治小兒走馬疳∶

    上用蠶退紙不計(jì)多少,燒成灰存性,入麝香少許,貼患處佳。

    《博濟(jì)方》治小兒走馬疳蝕唇、頰、齒,牙浮動(dòng)宣露,口臭。至妙秋霜散

    信砒(一錢) 粉霜 膩粉(各半錢) 麝香(少許)

    上件四味同研,令細(xì)如粉。每用時(shí)以指頭拈一粟米許,揩在患處牙齦上立效。

    《博濟(jì)方》治大人、小兒齒齦損爛及走馬疳。麝香膏

    麝香(一兩) 豬牙皂角(三挺,存性燒用) 白礬(二兩) 綠礬(一兩半,二味同研碎,入銚子內(nèi)枯了用) 膩粉 水銀(各半兩) 苦楝根白皮 黃柏 密佗僧(各一兩)

    上件杵為末,用無灰酒三升熬成膏,患者先凈漱口涂之。久患者取藥一匙,砒霜、粉霜末各一錢拌和勻使,絕妙。(一方通十一味,內(nèi)不用砒霜、膩粉。)

    《靈苑》治小兒走馬疳牙齦腐爛,惡血口臭,牙齒脫落立驗(yàn)。麝香散方

    麝香 銅綠(各一錢) 黃連(三錢)

    上三味并為末,以棗肉一個(gè),水銀一錢,同研如泥,入前藥末共研令勻。有患處敷少許,以蘭香葉覆之,立瘥。肉消者可待肉生。

    《靈苑》又方

    蝦?。ㄒ粋€(gè),燒作灰留性) 青橘皮 甘草 青黛(各一分)

    上件四味杵,羅為細(xì)末,入麝香少許,研合令勻。或小兒滿口臭爛,落下牙齒,用鵝毛掃于瘡上,立瘥。

    《譚氏殊圣》治走馬疳方。

    上用尿桶內(nèi)白不拘多少,焙干為末,入麝香少許,研細(xì),揩牙立效。

    《譚氏殊圣》又方

    上用蜣螂不以多少,燒過碾為末,入麝香少許,和勻。摻在瘡上,其血化毒水,立效。

    《譚氏殊圣》又方

    疥蝦蟆(一個(gè),五月五日午時(shí)新瓦二口盛在里面,更用楊柳條五尺安在里面,用火燒) 麝香(少許) 膽礬(二錢)

    上件研為末。每服用少許,以柳條子去皮挑在瘡上,立效。

    《譚氏殊圣》又方

    草烏頭(炮去皮尖) 御米殼(焙干) 銅青(各生,一錢)

    上件為末,用淡鹽水漱口,綿子 干,用藥干摻點(diǎn)之。

    《譚氏殊圣》玉線子治走馬疳方。

    雄黃(一錢) 黃丹(半兩) 麝香 砒霜(各少許)

    上件四味,用七七四十九粒綠豆,盞子內(nèi)共砒一處煮熟,不用綠豆;將四味為末,面糊為丸,牙縫里填。

    茅先生小兒走馬疳黑鉛散。 《惠眼觀證》名紫金散方。

    黃丹 蛇床子(炒令黑) 地龍(炒令黑。各半兩) 青礬(一分, 過)

    上末。每服一字,揩牙齦上,一日三次揩。

    茅先生小兒崩沙秋霜散方

    好砒(半兩) 白礬(四分)

    上用水三分一盞,先煎水令海眼沸來,便下砒 ,水干為度;即下白礬末同 ,干為末,取出入好麝香少許,好坯子少許,同拌合為末。每使一字,用鵝毛點(diǎn)拂牙齦上,一日三四回拂即愈。

    茅先生小兒崩沙方。

    雞內(nèi)金 蘆薈 白礬(火 ) 乳香 地龍 麝香

    上各少許為末,候小兒睡著,以藥末摻牙齦上。

    錢乙龍骨散治疳口瘡、走馬疳方。

    砒霜 蟾酥(各一字) 粉霜(半分) 龍骨(一錢) 定粉(一錢半) 龍腦(半字)

    上先研砒粉極細(xì),次入龍骨再研,次入定粉等同研,每用少許敷之。

    《良方》治小兒走馬疳唇齒瘡爛,交巡野狼狽,用此即瘥。

    砒霜 粉霜(二物先研極細(xì)) 鍛石(羅過,次研)

    上等分相合,左右轉(zhuǎn)研各千下,當(dāng)極膩如面。每以雞羽尖摭少許掃瘡上,其瘡即干,慎勿多用??秩敫怪?,有大毒,慎之。海州東??h民家賣此藥,每百錢一掃如米許大,無不瘥者。

    《九 衛(wèi)生》綠云散療大人風(fēng)疳牙宣、小兒走馬疳方。

    砒霜(一錢) 膽礬(一分) 定粉 鍛石(各半兩)

    上件同研勻,每用半字揩患處。

    《聚寶方》麝香散治小兒走馬疳,牙齦宣露。

    麝香(一字) 退鍛石皮 密佗僧(各一分) 砒霜(半分)

    上四味為末,每用一字,水油調(diào),翎子掃在齦上后口中吐黑水,三、兩次佳。

    《聚寶方》蘆薈散治小兒走馬疳,效。

    蘆薈 蟾酥(真者) 大麻仁 膩粉 麝香 銅青(各一錢) 石膽(燒灰,一字)

    上七味為末。每用先以谷草、KT 草二味,鹽漿水煎汁洗, 干用藥少許遍涂瘡上。

    若小可瘡痍,只用散子入乳汁或漿水調(diào)涂之。

    西京丁左藏定命散治小兒走馬疳方。

    白礬 綠礬(以上各等分。炒一大錢)

    上同研勻,用大麥面五錢、萎蔥一寸研爛,將面同搜和軟硬得所為餅子,將研勻者藥裹在中心,用文武火燒存性,于地坑內(nèi)出火毒一宿,又研如粉,入鉛霜二錢,同研令細(xì)。每服一剜耳許,揩牙上一二遍。

    西京丁左藏蟾灰散治小兒走馬疳方。

    干蝦?。ㄒ粋€(gè)大者,燒存性) 五倍子(以上一錢) 麝香(少許)

    上同研,蜜水調(diào)涂齒根上,未止更用之。

    西京丁左藏圣散子治小兒走馬疳方。

    膽礬 龍膽草(各一兩)

    上同于瓦瓶中 ,煙盡,略存性,貼瘡上。

    西京丁左藏生金散治小兒走馬疳方。

    天南星(一個(gè)重一斤者) 綠礬(一兩)

    上先安排南星在干地上,用礬與南星同處,四邊以灰火燒,煙盡為度。取出后研如粉,入當(dāng)門子一粒,先含,漿水洗貼之。

    西京丁左藏捍牙散治小兒走馬疳,脫落牙臼方。

    鹽瓜 (燒灰,抄三錢) 砒霜(抄一錢) 麝香(少許)

    上研令勻,雞毛掃于牙床上,牙臼落者依舊安得。掃藥了卻粘住,神效。

    《惠眼觀證》秋霜散治崩沙齒齦欲落方。

    粉霜 砒霜 白礬(各一錢)

    上為末,用北艾一大團(tuán)裹定上件藥末,以鍛石滲艾上后,用碗盛;發(fā)火燒盡,細(xì)研。以手捻少許揩齒上,用鹽湯漱口。燒時(shí)以盞子蓋定,恐走了藥氣。

    《劉氏家傳》走馬疳方。

    峰窠 雄黃 砒

    上雄、砒二物共與蜂窠等分,將砒入蜂窠內(nèi),可深一米濃以下,火 過,細(xì)研,入麝研極勻細(xì)。候睡著摻藥于牙齦上,神效。

    《劉氏家傳》季琬麝香散治小兒走馬急疳口臭,牙齒損爛,及攻蝕唇、鼻、腮、頰,累治未效者可用此方,立驗(yàn)。

    麝香(一錢,真者) 黃柏(一兩,去皮、杵末) 青黛(半兩,上好者) 雄黃(一分,飛,研)

    上件杵研極細(xì)。如有患者,先次綿纏箸擦卻齒上,蝕損死肌。以軟帛拭去惡血,量瘡大小干摻,日夜五次用之。或血盛并多不定者,加定粉半兩,同研用如前法。

    《張氏家傳》治小兒走馬疳蟲蝕齒及口、鼻、唇顆作竅方。

    隔虎刺中蟲(一個(gè)) 隔虎刺木(如蟲長短,要用兩節(jié)。川人謂之隔牛刺)

    上將刺木并蟲都一處燒作灰,入麝香少許,研細(xì)。凡貼瘡,先使蜜涂蟲咬處所,臨時(shí)用藥貼之,來日揭起立效。

    《張氏家傳》小兒走馬疳方。

    砒霜 白礬(各二錢半) 粉霜 砂(各一錢)

    上件藥入鍋?zhàn)觾?nèi),以瓷器蓋口,用文武火燒,研勻。于地上開坑子,放鍋?zhàn)釉趦?nèi),候藥冷取出細(xì)研;更入寒水石七錢,再研極細(xì)。每服半錢,分作兩服擦牙齦。

    《張氏家傳》又方

    上用大棗一枚,去核,將真砒一黑豆大在棗內(nèi),外面紙裹訖,泥固濟(jì)燒成灰,研極細(xì)。雞毛掃病處立效。

    《張氏家傳》又方黑神散

    龍膽草(銼) 青膽礬

    上等分,用甘鍋?zhàn)右粋€(gè),先入膽礬在內(nèi);次入龍膽草,用鹽黃泥固濟(jì),留一眼子,周回用炭火燒至眼子上,煙斷為度,放冷取出,研細(xì),入麝香少許。如有患人,看瘡內(nèi)大小干擦貼之,立效。牙疼干擦。牙根有鮮血出并腫爛牙,擦之即愈。

    《莊氏家傳》治小兒走馬疳方。

    綠豆(五錢) 膩粉(三錢) 粉霜 青黛 砒霜 麝香(各一錢)

    上研極細(xì),每用燈心點(diǎn)在牙齦上患處,立止?;虔徔诖?,及頰、腮或透成血條出者,即以小篦子抄藥貼之。

    此藥須旋合,恐力慢。

    《莊氏家傳》又方

    麝香 雄黃 熊膽

    上等分研為末,或貼或吃。

    《莊氏家傳》治小兒走馬疳并諸疳瘡蝕爛牙齦,及口中生瘡久不較者。

    大棗(一枚,去核,內(nèi)膽礬一豆大,燈上用大針簽定∶燒煙斷,放地上出大毒。)

    上細(xì)研,入麝香少許。每用少許摻瘡上,勿令多及咽,恐令人吐。

    《莊氏家傳》又方

    五倍子(不拘多少,微炒,放冷捶碎,再令炒焦黃)

    上搗羅為細(xì)末,貼瘡上。痛者以痛止,不痛者以痛為效。

    《莊氏家傳》治走馬疳骨槽風(fēng)等。雄黃散方

    雄黃(半兩) 水銀 銅綠(各半錢) 麝香(半字)

    上先將雄黃同水銀研令星盡,次入銅綠、麝香,研勻細(xì)。先用鹽漿水揩患處, 令干,次貼藥。有涎吐之。

    如走馬疳先剪去死肉,貼藥,其效甚捷。

    《莊氏家傳》治小兒走馬疳藥方。

    伏翼 蝦?。ǜ饕粋€(gè)) 小兒寸屎 麝香(各少許)

    上三味,穣在蝦蟆腹內(nèi),用火燒為灰。去小兒疳瘡處一字,多貼立愈。

    《孔氏家傳》治小兒走馬疳牙齦爛者方。

    上以好朱砂少許,細(xì)研,入麝香少許,一處研勻。用紙捻子蘸一粟米大, 在牙縫內(nèi),不過三、兩上即效。

    《孔氏家傳》治小兒走馬疳。無比散方

    麝香(一分,別研) 真蟾酥 綠礬(各半兩) 膽礬 沒藥(各二分)

    上四味一同用大磚一口,鑿中心作竅穴子,勿令透地,便安四味藥在穴中,周回用紅著炭三斤燒過,取出同麝香再研勻。如有患者,以雞翎微濕沾藥末,掃于小兒齒上,立效。

    《王氏手集》治小兒走馬疳口鼻生瘡,牙齦腫爛,諸藥不能治者方。

    槲葉(十片,干者) 麝香(少許)

    上以蘆薈為末,水調(diào)涂葉上,炙干又涂、又炙,凡涂炙數(shù)遍為末。瘡濕干摻。

    《趙氏家傳》麝香散治小兒走馬急疳口臭,牙齦損爛,及攻蝕唇、鼻、腮、頰,累治未效,服此立驗(yàn)方。

    麝香(一錢,真者) 黃柏(一兩,去皮) 青黛(半兩) 蘆薈 雄黃(飛。各一分)

    上為末。有患者,先以綿纏箸,展擦卻齒齦蝕損死肉,以軟帛拭去惡血。量瘡大小干摻,日夜五次用之。

    或血盛并多不定者,加定粉半兩同研,用如前法。

    《朱氏家傳》治小兒走馬疳牙齦臭爛。《經(jīng)效》乳香散方

    乳香(研) 密陛僧 黃丹(各燒,研,水飛) 白礬(煨) 青礬(燒過) 輕粉(各等分)

    上和研令極細(xì),每用一字許,貼牙上;少頃以青鹽湯漱口,日用數(shù)次。

    《吉氏家傳》治走馬疳一字散方

    天麻 麻黃 川芎 地龍 川烏(炮。各等分)

    上為末,每服一字,薄荷湯下。

    《吉氏家傳》走馬疳方。

    膽礬(二錢) 麝香(少許) 乳香(一塊)

    上末,將涂齦上,立安。

    《吉氏家傳》治走馬疳,并乳母腰間生瘡。麝香散方

    熊膽 豬牙皂角(燒存性,秤) 蕪荑仁 螻蛄(燒存性,秤,此乃何古織女)

    上各等分,同為末研,入麝香少許。若走馬疳齒落,用蜜調(diào)貼牙齦上。乳母下腰間生瘡,亦用蜜調(diào)貼之。

    《吉氏家傳》治走馬疳方。

    黃連(一兩) 白礬(一兩)

    上燒存性為末,摻牙上。

    《吉氏家傳》又方

    不蛀皂角(切、去子,每一竅子入硫黃一塊如綠豆大,燒存性,二錢)

    上末,秤二兩,入麝香、膩粉半錢,同研,揩牙。忌動(dòng)風(fēng)物。

    《吉氏家傳》蛇床散治小兒走馬疳方。

    蛇床子 蠶故紙(共燒為灰) 麝香(少許)

    上為細(xì)末,每用少許,干貼牙上。

    《朱氏家傳》治小兒走馬疳,牙床臭爛不可近。紅龍散方

    信砒(火飛過) 坯子(雜坯子也。各一錢) 朱砂(少許)

    上為末。每服少許,敷牙床上,然后用鹽水灌漱。

    安師傳走馬疳藥方。(此疳齒中不住血出。)

    上用蠶連紙燒灰止血,時(shí)間令住。若用地骨皮中嫩處為末貼之,便未止。

    長沙醫(yī)者丁時(shí)發(fā)傳治小兒走馬疳方。

    銅青 香白芷(等分)

    上半字摻之。

更多中醫(yī)書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