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《幼幼新書》 中風四肢拘攣第七

    作者: 劉昉

    《巢氏病源》小兒中風四肢拘攣候∶肌肉脆弱,易傷于風,風冷中于膚腠,入于經(jīng)絡,搏于筋脈,筋脈得令即急,故使四肢拘攣也。

    《千金》治少小中風,手足拘急。二物石膏湯方

    石膏(如雞子大一塊,淬) 真珠(一兩)

    上水二升,煮石膏五、六沸;內(nèi)真珠,煮取一升,稍稍分服之。

    《圣惠》治小兒中風,四肢拘攣,心神煩亂不得睡。獨活散方

    獨活 黃 (銼) 茯神 酸棗仁(各一兩) 防風(去蘆頭) 白蘚皮 羚羊角(屑。各三分) 桂心 甘草(炙微赤。各半兩)

    上件藥搗,細羅為散。每服一錢,以水一小盞煎至三分,去滓。量兒大小,以意分減服之。

    《圣惠》治小兒中風,四肢筋脈拘攣。桑根白皮散方

    桑根白皮(銼) 敗醬 木通(銼。各一兩) 羚羊角(屑) 漏蘆 茯神 芎 (各三分)

    上件藥搗,粗羅為散。每服一錢,以水一小盞,煎至五分,去滓;入生地黃汁半合,更煎一、兩沸。量兒大小,以意分減服之。

    《圣惠》治小兒中風,四肢拘攣,發(fā)歇疼痛。羌活散方

    羌活 芎 防風(去蘆頭) 天麻 當歸(銼,微炒) 甘草(炙微赤,銼。各三分) 麻黃(半兩,去根節(jié))

    白附子(一分,炮裂)

    上件藥搗,細羅為散。每服以薄荷酒調(diào)下半錢,日三、四服。量兒大小加減服之。

    《圣惠》治小兒中風,手足筋脈攣急。一字散

    蟬殼 干蝎 白僵蠶(各微炒) 半夏(末,用姜汁拌,炒令黃) 南星(炮裂。各一分) 朱砂(半兩,細研,水飛過)

    上件藥搗,羅為末。每服一字,以荊芥薄荷湯調(diào)下。量兒大小加減服之,日三、四服,效。

    《圣惠》治小兒中風,手足拘攣,身體強直,口噤,壯熱。牛黃丸方

    牛黃 羚羊角(屑) 胡黃連 鉤藤 干蝎(微炒) 犀角屑 麝香 朱砂 雄黃 天竺黃(并細研) 水銀(用少棗肉研令星盡。各一分) 烏蛇(半兩,酒浸,去皮骨,炙令微黃)

    上件藥搗,羅為末,入研了藥令勻,用蒸餅和丸如黃米大。每服以薄荷湯下五丸,立有汗出。量兒大小,以意加減服之。

    《圣惠》治小兒中風,四肢攣急,心神煩熱。朱砂丸方

    朱砂(半兩,細研,水飛過) 蠶蛾 干蝎(各微炒) 天麻 白附子(炮裂) 牛黃 腦麝(各細研) 羌活(各一分)

    上件藥搗,羅為散,都研令勻,煉蜜和丸如綠豆大。每服以薄荷湯研下三丸,日三、四服。量兒大小,以意加減服之。

    《嬰孺》治少小風攣,兩腳疼痛,鎮(zhèn)心止驚。石斛酒方

    石斛(二分) 牛黃 蜀椒(汗) 白術(shù) 細辛(各四分) 秦艽 紫石英 當歸 干姜(各八分) 防風 杜仲桂心 人參 黃 甘草(炮。各六分) 獨活(七分) 附子(炮) 地黃 防己(各五分。一本有白蘚皮六分,無防己) 麥門冬(七分,去心)

    上二十味絹袋盛,清酒五升半浸,泥器口。春夏五日,秋冬十日。初服半合為始,日三;稍稍加之,以知為度。

    張渙獨活黃 湯治小兒中風拘攣。

    獨活 綿黃 酸棗仁(各一兩) 羚羊角(屑) 桑根白皮(銼) 肉桂 麻黃(去根節(jié),秤) 川芎(各半兩)

    上件都搗,羅為細末。每服一大錢,水一盞,入生姜、薄荷各三片,煎五分,去滓,放溫熱服。

    《劉氏家傳》治大人、小兒因驚風或寒濕,手足不舉,筋骨不舒,經(jīng)絡諸疾。

    延胡索(去皮) 當歸 官桂(去粗皮,不見火)

    上等分,為細末。大人每服二錢,小兒每服一錢,溫酒調(diào)下,空心臨臥,日三服。

更多中醫(yī)書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