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《幼幼新書》 發(fā)不生第七

    作者: 劉昉

    《巢氏病源》小兒頭發(fā)不生候∶足少陰為腎之經(jīng),其華在發(fā)。小兒有稟性,少陰之血氣不足,即發(fā)疏薄不生。

    亦有因頭瘡而禿落不生者,皆由傷損其血,血氣損少,不能榮于發(fā)也。

    《千金》治少小頭不生發(fā)。一物楸葉方

    楸葉搗取汁,敷上立生。(《千金翼》取楸葉中心,絞汁涂。)

    《千金》治小兒頭不生發(fā)方。

    燒鯽魚灰末,以醬汁和敷之。

    《千金翼》治發(fā)薄不生方。

    先以醋泔清洗禿處,以生布揩令火熱,臘月豬脂并細研鐵,生煎三沸涂之。日三遍。

    《外臺》深師療頭風烏啄膏,生發(fā)令速長而黑光潤方,亦治小兒發(fā)不生。

    烏啄 莽草 石南星草 續(xù)斷 皂莢(去皮子,熬) 澤蘭 白術(shù)(各二兩) 辛夷人(一兩) 柏葉(切,半升) 豬脂(二升)

    上十味以苦酒漬一宿,以脂煎于東向灶釜中,以葦薪煎之。先置三堆土,每一沸即下置一堆土。候沸定,卻上至三沸,共置土堆上,三畢成膏訖去滓,置銅器中。數(shù)北向屋溜,從西端至第七溜下埋之,三十日藥成。

    小兒當刮頭,日三涂。大人數(shù)沐,沐已涂之甚驗。

    《本草》甑氣水,主長毛發(fā)。以物于炊飲飯時承取沐頭,令發(fā)長密黑潤。不能多得,朝朝梳。小兒頭漸漸覺有,益好。

    《圖經(jīng)》曰∶小兒白禿,發(fā)不生,搗榆皮末,苦酒調(diào)涂之。

    《圣惠》治小兒腦疳,頭發(fā)連根作穗子,脫落不生,兼瘡白禿,發(fā)不生者。并宜用生發(fā)神效黑豆膏方

    黑豆 苣勝(各三分) 訶梨勒皮(一兩)

    上件藥搗,羅為末,以水拌令勻,內(nèi)于竹筒中;以亂發(fā)塞口,用 灰白煨取油,貯于瓷器中。先以米泔皂莢湯洗頭,拭干,涂之,日再用,十日發(fā)生。

    《圣惠》又方

    葛根末 豬脂 羊脂(各二兩)

    上件藥入銚子內(nèi),以慢火熬成膏,收于瓷盒中。每取一錢,涂摩頭上,日再用,不過五、七度效。

    《圣惠》治小兒白禿,不生發(fā),燥痛。宜用香薷煎方

    陳香薷(二兩) 胡粉(一兩) 豬脂(半兩)

    上件藥,以水一大盞煎香薷,取汁三分去滓,入胡粉、豬脂相和令勻。涂于頭上,日再用之。

    《圣惠》治小兒頭禿不生發(fā),苦癢。蔓菁子散方

    上取蔓菁子,搗為末,以豬脂調(diào)涂于禿處佳。

    《圣惠》又方

    上用貫眾燒灰,細研。以油調(diào)敷之。

    《圣惠》又方

    上取麻子一升,熬黑,壓取脂,敷頭上良。

    《圣惠》又方

    上用鹽湯洗之,生油和蒲葦灰敷之。

    《圣惠》又方

    上用雁脂敷之佳

    《嬰孺方》治小兒發(fā)不生。

    熊白

    上取涂之。

    《嬰孺》又方

    桃葉

    上取汁涂。

    《嬰孺》又曰∶

    煮雞子取七個,剝?nèi)グ?,熬令汁出,取涂之?/p>

    張渙云∶稟受氣血不足,不能榮于發(fā),故頭發(fā)不生,呼為疳病,非也。宜苣勝丹方

    苣勝(一合,別研) 當歸(洗,焙干) 生干地黃 芍藥(各一兩,以上搗,羅為細末) 胡粉(半兩,細研)

    上件同研勻,煉蜜和如黍米大。每服十粒,煎黑豆湯下。兼化涂搽頭上無妨。量兒大小加減。

更多中醫(yī)書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