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(公元前五世紀? )原題戰(zhàn)國時秦越人撰。共有 81 個問答。系采摘《內(nèi)經(jīng)》的精要,設(shè)為問答,解釋疑難。
清 黃元御 著
黃元御醫(yī)書總目錄
《素問懸解》《靈樞懸解》《難經(jīng)懸解》《傷寒懸解》《金匱懸解》《傷寒說意》
《四圣心源》《素靈微蘊》《四圣懸樞》《長沙藥解》《玉楸藥解》
《普濟方》(公元 1406 年)明.朱橚等撰。 共168卷。凡 1960 論,2175 類、778 法、61739 方 239 圖。 收載方劑最多?!侗静菥V目》中附方有不少是從此書采錄的。
凡物之有質(zhì)者,皆可取露。露乃物質(zhì)之精華。其法始于大西洋,傳入中國。大則用甑;小則用壺,皆可蒸取。其露即所蒸物之氣水,物雖有五色不齊,其所取之露無不白,只以氣別,不能以色別也。時醫(yī)多有用藥露者,取其清冽之氣,可以疏瀹靈府,不似湯劑之膩滯腸膈也。名品甚多,今列其常為日用知其主治者數(shù)則于左,余俟續(xù)考以補其全。
金銀露∶乃忍冬藤花蒸取,鮮花蒸者香,干花者少遜,氣芬郁而味甘,能開胃寬中、解毒消火、暑月以之代茶,飼小兒無瘡毒,尤能散暑。金燦然藥帖云∶金銀露專治胎毒,及諸瘡痘毒熱毒。廣和帖云∶清火解毒,又能稀痘。
薄荷露∶鮮薄荷蒸取,氣烈而味辛,能涼膈發(fā)汗,虛人不宜多服。金氏藥帖∶清涼解熱,發(fā)散風寒。
玫瑰露∶玫瑰花蒸取∶氣香而味淡,能和血,平肝養(yǎng)胃,寬胸散郁,點酒服。金氏藥帖∶專佛手露∶佛手柑蒸取,氣香味淡,能疏膈氣。金氏藥帖∶專治氣膈,解郁,大能寬胸。
香櫞露∶香櫞蒸取,氣香味淡,消痰逐滯,與金桔橙露同功。
桂花露∶桂花蒸取,氣香,味微苦,明目疏肝,止口臭。金氏藥帖∶專治齦脹牙痛,口燥咽茉莉露∶茉莉花蒸取,氣香味淡,其氣上能透頂,下至小腹,解胸中一切陳腐之氣,然止可薔薇露∶出大食、占城、爪哇、回回等國。番名阿剌吉。灑衣經(jīng)歲其香不歇,能療心疾,以胸膈郁氣。又一種內(nèi)地薔薇露,系中土薔薇花所蒸,專治溫中達表,解散風邪。
蘭花露∶此乃建蘭花所蒸取者,氣薄味淡,食之明目舒郁。
雞露∶道聽集云∶雞露能大補元氣,與人參同功。男用雌雞,女用雄雞,一年內(nèi)者,名童子雞,可用。若兩年者,肉老質(zhì)枯,不可蒸露,入藥須選童子雞。以繩縊死,竹刀破腹,醇酒洗去毛及腹中穢物,勿見水,蒸取露飲之,氣清色白,望之如有油。氣味甘,消痰益血,助脾長力,生津明目,為五損虛勞神藥。
米露∶以新鮮白米,勿用陳久者,蒸取,色白氣清,如蓮花者。大補脾胃虧損,生肺金如神姜露∶辟寒,解中霜霧毒,驅(qū)瘴,消食化痰。
椒露∶鮮椒蒸取,能明目開胃,運食健脾。
丁香露∶氣烈,味微辛,治寒胃痛。
梅露∶鮮綠萼初放花采取蒸露,能解先天胎毒。六月未出痘小兒,和金銀露食之,極佳。
周櫟園閩小記∶海澄人蒸梅及薔薇露,取如燒酒法,酒一壺,滴少許便芳香。
骨皮露∶地骨皮所蒸,解肌熱骨蒸(金帖),一切虛火(許帖)。
藿香露∶清暑正氣。
白荷花露∶治喘嗽不已,痰中有血(金帖)。止血消瘀,清暑安肺(廣和帖)。
桑葉露∶治目疾紅筋,去風清熱(金帖)。
夏枯草露∶治瘰鼠,目痛羞明(金帖)。
枇杷葉露∶清肺寧嗽,潤燥解渴(金帖)。和胃(許帖)。
甘菊花露∶清心明目,去頭風眩暈(廣和帖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