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《醫(yī)院藥學》 八、中藥配方質量管理

    醫(yī)院中藥房多屬藥劑科的一個組成部分,但有其一定的獨立性。由于中藥材原料及飲片氣味濃厚中藥制備粉未較多,通常將中藥房單獨設置,并安裝有良好的防潮和通風設備,特別要采取防霉、防蟲、防鼠及防火措施?,F(xiàn)僅就如何提高中藥配方質量這一環(huán)節(jié)闡述之。

    (一)處方審查

    中藥處方比較復雜,多味藥占的比重較大,對方組成按“君臣佐使”構成;有時因地區(qū)用藥習慣不同,用藥劑量亦有上下,全靠中藥知識和經(jīng)驗去判斷正確與否,故收方審查多由理論和實踐較豐富的中藥人員擔任。審查處方要注意:

    1.患者姓名、年齡、性別;藥物名稱、劑量、用法、醫(yī)生簽字、日期等填寫是否完整正確;老幼處方的劑量與年齡是否相當。

    2.有無配伍禁忌和妊娠用藥禁忌。

    (二)調配處方

    為保證配方質量,提高配方速度,必須做好下列工作:

    1.認真?zhèn)渌幣浞绞矣蓭旆款I進藥品時應嚴格檢查質量,如發(fā)現(xiàn)偽品、蟲蛀、變質及未經(jīng)炮制者不得收入。飲片按情況先行篩揀后裝入藥斗;檢查藥斗(包括中成藥)內有無蟲蛀、變質、串斗與不清潔現(xiàn)象。毒劇藥應專柜貯存、專人管理,不得與普通藥混放。

    2.順序稱取中藥稱量一般按處方藥名的順序,依次稱量,稱后加“√”,以防差錯。稱藥總量計算要準確,最好用減重法倒藥,做到準和勻。稱量誤差一般不得超過3%~5%。

    3.熟悉藥名每種中藥常有同名異物,如芍藥有白芍、赤芍之分;異名用物,如金銀花又稱雙花、銀花、忍科花等,必須注意分清。另要注意藥名前的產地如藏紅花及炮制要求如蜜甘草等,借以保證“地道”藥及藥性。

    4.分別包裝:要求包煎的中藥裝入布袋;需先煎、后下、烊化、沖服、另煎的中藥應分別包裝;大塊、堅硬的中藥應打碎后調配。

    配方人員配完處方后,將藥名與實物從頭到尾核對一遍,無誤后即交發(fā)藥人員復核。

    (三)核對發(fā)藥

    復核處方是減少配方差錯事故的重要一環(huán)。若只有一人配方應自行核對,二人以上配方應相互核對。通常是先核對姓名、年齡、性別、科別、床號,再查藥名與實物是否一致。對處方正文的核對要嚴格進行三查(查配方、查用法、查禁忌)、四對(對藥名、對實物、對分量、對劑量)。核對無誤后在藥袋上填明如何煎藥和服法,連同若干貼的中藥交給病人或煎藥人員。

更多中醫(yī)書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