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《醫(yī)述》 喘

    作者: 程杏軒

    產(chǎn)后發(fā)喘,最為惡候。蓋產(chǎn)后血亡氣脫,以致呼吸喘急,氣不接續(xù)。雖主氣之司不斂,實氣化之源不納,根本動搖,陽孤無偶,非同相火偏勝,銷灼肺金之比也。夫肺葉開而生脹,臥則頭向后,而肺葉貼背,礙氣道之路,故壅塞難容;坐則頭向前,而肺葉離虛,讓氣道之路,故呼吸稍緩。誠以血海空虛,子午不交,非大補真陰,填實下元,不能挽回垂絕。第陰血暴脫,真氣上越,草木一時難生有形之血,不若重進參、附、歸、地,及鹿茸、河車之屬,急生無形之氣。且同類有情,血肉為補,庶無根之焰漸漸歸原,而相傅之官清肅下行矣。

    倘惡露未盡,敗血停凝,上熏肺金,亦令人喘者,須進人參生化湯,逐瘀于補元之中,元氣回而瘀血自通矣。

    若其人平素原有哮喘之疾,因胎下偶受外風,舊疾復作者,宜金水六君煎主之?!峨y經(jīng)》曰∶呼出心與肺,吸入腎與肝。今產(chǎn)后呼出多而吸入少,元氣無主,大補猶恐不回,而醫(yī)家不悟,仍以表散之藥投之,是耶非耶?(《會心錄》)

更多中醫(yī)書籍
  • (公元 341? )晉、葛洪(稚川)著。八卷。用簡易的處方和易得的藥物,在倉促發(fā)病時可以應用。經(jīng)梁.陶弘景增補,金.楊用道又加附方。

    作者:
  • 作者:
  • 作者:
    王肯堂
  • 《證治準繩》(公元 1602 年)明.王肯堂(宇泰、損庵)著。一百二十卷。分為“證治”“傷寒”“瘍醫(yī)”“幼科”“女科”“類方 “等六部份。內(nèi)容豐富,參驗脈證,辨析透徹,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。此書又稱為《六科準繩》。

    作者:
    王肯堂
  • 《證治準繩》(公元 1602 年)明.王肯堂(宇泰、損庵)著。一百二十卷。分為“證治”“傷寒”“瘍醫(yī)”“幼科”“女科”“類方 “等六部份。內(nèi)容豐富,參驗脈證,辨析透徹,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。此書又稱為《六科準繩》。

    作者:
    王肯堂
  • 《證治準繩》(公元 1602 年)明.王肯堂(宇泰、損庵)著。一百二十卷。分為“證治”“傷寒”“瘍醫(yī)”“幼科”“女科”“類方 “等六部份。內(nèi)容豐富,參驗脈證,辨析透徹,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。此書又稱為《六科準繩》。

    作者:
    王肯堂
  • 《證治準繩》(公元 1602 年)明.王肯堂(宇泰、損庵)著。一百二十卷。分為“證治”“傷寒”“瘍醫(yī)”“幼科”“女科”“類方 “等六部份。內(nèi)容豐富,參驗脈證,辨析透徹,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。此書又稱為《六科準繩》。

    作者:
    王肯堂
  • 作者:
    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