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診得心脈而急,病名心疝,少腹當有形也。心為牡臟,小腸為之使,故曰少腹當有形也。
○心脈搏滑急,為心疝。(《素問》)
心脈急,少腹有形者,心不受邪,受邪必傳于腑,故少腹有形也。心氣逆而不順,當痛不已。此證當兼心氣治,不止為寒所中也。(《宣明論》)
搏與急,皆陰也;滑,陽也。陽內(nèi)陰外,見于心部,則為心疝。(吳鶴皋)
(公元 1528 年)明.薛己(立齋、新甫)著。 一卷。先論口齒、喉舌之證,分為六門,次論骨鯁、諸蟲、體氣的治法 ,也分六門,末附方藥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診得心脈而急,病名心疝,少腹當有形也。心為牡臟,小腸為之使,故曰少腹當有形也。
○心脈搏滑急,為心疝。(《素問》)
心脈急,少腹有形者,心不受邪,受邪必傳于腑,故少腹有形也。心氣逆而不順,當痛不已。此證當兼心氣治,不止為寒所中也。(《宣明論》)
搏與急,皆陰也;滑,陽也。陽內(nèi)陰外,見于心部,則為心疝。(吳鶴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