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《本草綱目》 粟

    「氣味」粟米:咸、微寒、無毒

    「主治」

    粟米:

    1、胃熱消渴。用陳粟米煮飯吃。

    2、反胃吐食(脾胃氣弱,食不消化)。用粟米半升,搗成粉,加水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取七枚煮熟,放一點鹽,連汁穿梭心吞服,或加少許醋吞下。

    3、鼻血不止。用粟米粉小煮服。

    4、湯火傷。用粟米焦,投不中,澄取汁,濃煎如糖,頻搽傷上,能止痛,滅瘢痕。又方:粟米,半生半炒,研為末,酒調(diào)敷傷處。

    粟泔汁:

    1、眼熱赤腫。用粟泔汁(淘粟水)發(fā)酸的沉淀,加生地黃等分,研勻攤于布上,方圓約二寸,貼目上熨熱。藥干即換。

    2、疳瘡月蝕。用粟泔汁沉淀敷涂。

更多中醫(yī)書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