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清 黃元御 著
黃元御醫(yī)書總目錄
《素問懸解》《靈樞懸解》《難經懸解》《傷寒懸解》《金匱懸解》《傷寒說意》
《四圣心源》《素靈微蘊》《四圣懸樞》《長沙藥解》《玉楸藥解》
(包括《黃帝內經素問》,《靈樞經》二書)(公元前 722 ~前 221 年? )共十八卷。
是現(xiàn)存最早的中醫(yī)理論著作,是春秋戰(zhàn)國前醫(yī)療經驗和理論知識的總結。
(包括《黃帝內經素問》,《靈樞經》二書)(公元前 722 ~前 221 年? )共十八卷。
是現(xiàn)存最早的中醫(yī)理論著作,是春秋戰(zhàn)國前醫(yī)療經驗和理論知識的總結。
(《易簡》)治實瘧久發(fā)不止,寸口脈弦滑(浮大者脈弦為肝風,滑為痰,浮為在表,大為陽。若脈沉澀微細者禁用),不問鬼瘧、食瘧,并皆治之瘧(有經瘧、臟瘧、寒瘧、風瘧、溫瘧、暑瘧、濕瘧、常山(酒炒)草果(煨)檳榔青皮濃樸陳皮甘草,等分。用酒水各一鐘,煎熟,絲棉蓋其已發(fā),為其氣發(fā)而服藥,反能助寒助熱)。
此足少陽、太陰藥也。常山能吐老痰積飲,檳榔能下食積痰結,草果能消太陰膏梁之痰,陳痰也(《玉機微義》曰∶上方乃溫脾燥烈之藥,蓋作脾寒治也。用之亦效者,值病患陰陽相并,脾氣郁結,濁液凝痰,閉塞中脘,因得燥熱,亦以暫開,所以氣通而痰止;若中氣虛弱,內有郁火之人,復用燥熱,愈劫愈虛,咎將誰執(zhí)。楊仁齋曰∶瘧有水有血,惟水飲所以作寒熱,惟瘀血所以憎寒熱。常山能逐水固也,若是血證,當加五靈脂、桃仁為佐,入生姜、蜜同煎;茍無行血之品,何以收十全之功耶。《保命集》云,瘧夜發(fā)者,乃邪氣深遠而入血分,為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