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(公元 341? )晉、葛洪(稚川)著。八卷。用簡易的處方和易得的藥物,在倉促發(fā)病時可以應用。經(jīng)梁.陶弘景增補,金.楊用道又加附方。
《證治準繩》(公元 1602 年)明.王肯堂(宇泰、損庵)著。一百二十卷。分為“證治”“傷寒”“瘍醫(yī)”“幼科”“女科”“類方 “等六部份。內(nèi)容豐富,參驗脈證,辨析透徹,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。此書又稱為《六科準繩》。
《證治準繩》(公元 1602 年)明.王肯堂(宇泰、損庵)著。一百二十卷。分為“證治”“傷寒”“瘍醫(yī)”“幼科”“女科”“類方 “等六部份。內(nèi)容豐富,參驗脈證,辨析透徹,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。此書又稱為《六科準繩》。
《養(yǎng)生要集》云∶凡人夜食傷飽,夜飲大醉,夏日醉飽。流汗來冷水洗漬,特扇引風,當風露臥,因醉媾精;或和冰和食,不待消釋,以塊吞之,是以飲食男女,最為百之本焉。
又云∶夜食恒不飽滿,令人無病。此是養(yǎng)性之要術也。
又云∶夜食夜醉,皆生百病,但解此慎之。
又云∶夜食飽訖,不用即脾眠,不轉食不消,令人成百病。
《七卷食經(jīng)》云∶夜食飽滿,不媾精,令成百病。
又云∶夜食不用啖生菜,不利人。
夜食啖諸獸脾,令人口臭氣。
夜食不用諸獸肉,令人口臭。
夜食不須禽膊,不利人。
夜中勿飲新汲水,被吞龍子生腸脹之病。
夜食不用啖蒜及薰辛菜,辛氣歸目,不利人。
夜食啖蘆茯根,氣不散不利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