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治準繩》(公元 1602 年)明.王肯堂(宇泰、損庵)著。一百二十卷。分為“證治”“傷寒”“瘍醫(yī)”“幼科”“女科”“類方 “等六部份。內(nèi)容豐富,參驗脈證,辨析透徹,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。此書又稱為《六科準繩》。
查古籍
《證治準繩》(公元 1602 年)明.王肯堂(宇泰、損庵)著。一百二十卷。分為“證治”“傷寒”“瘍醫(yī)”“幼科”“女科”“類方 “等六部份。內(nèi)容豐富,參驗脈證,辨析透徹,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。此書又稱為《六科準繩》。
《銀海精微》(公元 682 年)原題唐.孫思邈著。二卷。論眼科諸證甚為明晰,治療也不偏于補瀉寒溫。
《病源論》云∶妊身胎墮損經(jīng)脈,故血不止也。瀉血多者致死。
《葛氏方》云∶治胎墮血露不盡方∶艾葉(半斤)酒(四升)煮取一升,頓服之。
《極要方》云∶治胎墮血不止方∶丹參(十二兩)酒(五升)煮取三升,分三服即止。
又方∶阿膠(五兩,炙)干地黃(五兩)以酒五升,煮取一升半,空腹分再服。(今按∶《博濟安眾方》∶藥各二兩,酒二升,煎取一升。)《僧深方》云∶生姜,切,五升,以水八升,煮取三升,分三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