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《醫(yī)心方》 治服石煩悶(莫圍反)方第二

    作者: 日本、丹波康賴

    《病源論》云∶將適失宜,冷熱相搏,石勢(shì)不宣,犯熱氣,乘于臟,故令煩悶也。

    《僧深方》解散甘草湯治散發(fā)煩悶不解方∶甘草(一兩半)茯苓(一兩)生姜(一兩)凡三物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半,分三服。(今按∶《短劇方》∶甘草二兩、黃芩二兩、大黃二兩,水五升,煮取二升,分三服。)張仲景云∶解散發(fā)煩悶欲吐不得,單服甘草湯方∶甘草(五兩,切)以水五升,煮取二升,服一升,得吐便止。

    《新錄方》云∶煩熱悶者方∶薺(切,三升)水四升,煮取二升,分飲之。

    又方∶單飲生地黃汁,日二三升,佳。

    又方∶飲二三升生葛根汁良。

    《極要方》治乳石發(fā)動(dòng),煩悶頭痛,或寒熱腳冷,氣不通方∶蔥白(十四莖)豉(二大合)牛蘇(一大兩)上,于鐺中鋪蔥,即安蘇于蔥上,即著豉以物兼鋪上,緩火煎,候蘇氣消盡。即淋好酒一升半,良久即得,取屑,冷熱,頓服,隨性多少飲之。

    又云∶石發(fā)煩悶者方∶滑石(十二分,研,令面,分兩服)上,以水大升,合和滑石末,一帖,和攪,令散,頓服。

更多中醫(yī)書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