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《醫(yī)心方》 治甲疽方第十一

    作者: 日本、丹波康賴

    《病源論》云∶甲疽之狀,瘡皮濃,甲錯剝起是也。其瘡亦癢,恒欲搔抓之,汁出。其初皆是風(fēng)邪折血所生,而瘡里亦有蟲也。

    《醫(yī)門方》療甲疽,其候甲際生肉,痛不得著靴鞋(戶皆反),膿血不止方∶上取石膽火上燒令煙盡,研末敷瘡上,消痛,不過三五度必瘥。極效,宜保愛之。

    《隨時方》治甲疽方,因割甲傷肌作瘡癢,浸淫相染,膿血如火燒,瘡日夜?jié)u引,名醫(yī)不能療者,此方必瘥如神。

    綠礬狀似樸硝,綠色,炭燒沸盡候看色赤,停冷,簡取好者搗篩為散,粗石不堪棄之勿用。上若患前件瘡者,先以鹽湯凈洗,以綠礬散濃敷之。用帛纏裹經(jīng)一日KT膿水即干。

    若覺瘡干急痛,即涂酥取潤,每一兩日一洗,濃敷之。病初患瘡尚小膿小,未多之時,只取少許散藥,和蘇如軟面敷一兩日,即瘥。(《極要方》同之。)

更多中醫(yī)書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