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《病源論》云∶諸陽主表,在于腠理之間,若陽氣偏虛,則津液發(fā)泄,故為汗,汗多則損于《短劇方》治汗出如水漿及汗血、衄血、吐血、小便血、殆死,都梁香散方∶都梁香(二兩)紫菀(一兩)桂肉(一兩)人參(一兩)生竹茹(一兩)肉蓯蓉(一兩)干凡七物,冶篩,以水服方寸匕。
《千金方》治汗出方∶豉一升,酒二升,漬三日,服之。不過三劑,瘥。
《范汪方》治汗粉藥方∶牡蠣(二兩)干姜(二兩)附子(一兩,炮)凡三物,搗下,以藥一合,白粉二合和合,摩汗出處。
《僧深方》治大虛,汗出欲死,若白汗出不止方∶麻黃根(二兩)凡一物,以清酒三升,微火煮得一升五合,去滓,盡服之。
《效驗(yàn)方》治人汗勞不止麻黃丸方∶麻黃根(二分)石膏(一分)凡二物,冶篩,和蜜丸,大人服小豆三丸,日三,小兒以意增損。
《錄驗(yàn)方》治腋下汗出作瘡方∶橘皮(三兩)黃連(三兩)甘草(三兩)米粉(四兩)凡四物,冶篩成粉,汗出時(shí)粉之。
又云∶止汗石膏散方∶石膏(四兩)甘草(四兩)合搗,先食漿服方寸匕,日三。
《陶景本草注》云∶麻黃節(jié)及根,夏月雜粉用之。
(公元 1695 年)清.張溫(路玉、石頑)著。十六卷。采集歷代名家方論,編次成書。門類依據(jù)王肯堂《證治準(zhǔn)繩》,方藥主治多依撩《薛己醫(yī)案》、張介實(shí)《景岳全書》,并結(jié)合自己的體會(huì)予以參訂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《病源論》云∶諸陽主表,在于腠理之間,若陽氣偏虛,則津液發(fā)泄,故為汗,汗多則損于《短劇方》治汗出如水漿及汗血、衄血、吐血、小便血、殆死,都梁香散方∶都梁香(二兩)紫菀(一兩)桂肉(一兩)人參(一兩)生竹茹(一兩)肉蓯蓉(一兩)干凡七物,冶篩,以水服方寸匕。
《千金方》治汗出方∶豉一升,酒二升,漬三日,服之。不過三劑,瘥。
《范汪方》治汗粉藥方∶牡蠣(二兩)干姜(二兩)附子(一兩,炮)凡三物,搗下,以藥一合,白粉二合和合,摩汗出處。
《僧深方》治大虛,汗出欲死,若白汗出不止方∶麻黃根(二兩)凡一物,以清酒三升,微火煮得一升五合,去滓,盡服之。
《效驗(yàn)方》治人汗勞不止麻黃丸方∶麻黃根(二分)石膏(一分)凡二物,冶篩,和蜜丸,大人服小豆三丸,日三,小兒以意增損。
《錄驗(yàn)方》治腋下汗出作瘡方∶橘皮(三兩)黃連(三兩)甘草(三兩)米粉(四兩)凡四物,冶篩成粉,汗出時(shí)粉之。
又云∶止汗石膏散方∶石膏(四兩)甘草(四兩)合搗,先食漿服方寸匕,日三。
《陶景本草注》云∶麻黃節(jié)及根,夏月雜粉用之。